当前位置: 首页 > 轻卡微卡

轻卡“出海” 隐忧渐显

日期:2010-05-26     来源:时代汽车     作者:王威

     “在中国本土汽车市场急速扩张的同时,未来中国汽车大规模出口的时机已经成熟。”不久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一个汽车出口大国的出现离得开国内大市场的支持,而我国轻卡行业自主品牌比例高达95%,规模也超过百万级,已经成为了轻卡行业全面出海的重要依托。


     张小虞认为,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鼓励汽车产品出口的支持性政策,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已连续四年保持了高增长率的态势。据海关最新统计显示,最近几年,我国5吨以下的轻型卡车出口连年攀高,出口量已占据了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3份额。


     然而数字上的“高歌猛进”却只是表象。在肯定中国轻卡产品进步的同时,张小虞也说出了我国轻卡产品方面的不足。在他看来,造的快、跑的快、坏的快可以说是中国轻卡以往的三大特点。尽管今天,我国各大轻型汽车厂家都在改革老产品、发展新产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伴随中国客户对汽车产品技术的升级,我国目前的轻卡产品急需升级换代。当前,中国的汽车工业正逐渐走出国门,汽车工业逐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中国的轻卡技术更应该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与国际汽车工业产品水平和制造技术的差距,并逐渐改变这种落后状况。


     英雄所见略同。同样作为汽车行业的老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也认为中国轻卡需要技术升级。他认为,当前国际汽车工业的科技创新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内燃机行业正在发生新的技术革命,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引发这场全球科技竞争的原因在于全球各国节能、排放和安全法规的日益严格。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际汽车工业近年来出现了两种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加速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二是加速内燃机的技术进步,缩小内燃机的尺寸提高出力。在这其中,首先就是要加速发展柴油机。 


     张兴业告诉记者,现在内燃机正在发生新的技术革命,将要发展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内燃机,而是建立在新的燃烧理论基础上的HCCI(均匀充气压燃)内燃机。由于HCCI的发展与突破,正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出现了新的燃烧理论和模式。因此,即便新能源汽车炙手可热,但无论如何内燃机都不会灭亡。这些新技术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争相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力求领先获得突破。这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品牌厂家,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国内轻卡企业要想在海外有所作为,特别是进军发达国家市场,必须要在总成技术上下大力气。


     所幸的是,老专家的话已经引起了国内轻卡企业的重视。透过2009年轻卡产品发展趋势不难发现,我国轻卡产品正在向着高技术的方向发展。新材料、轻量化、数字化、智能化、舒适化、功能多元化、乘用车化内饰和人性化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主要体现为低噪声、安全可靠、皮实耐用、维修便捷、节能低排放、多功能以及新能源的使用。在动力配置、车型车身设计上,宽驾驶室、长车身、加强型底盘、大动力、高速重也都正在成为当前中国轻卡研发的大趋势以及未来市场的主流。如在产品设计上,采用高强度的铆接大梁和抗腐蚀车架等等,这些新设计可以有效增强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动力系统上,一些新锐产品采用了增压中冷装置,即优化改善了燃烧性能,使发动机的性能与燃料经济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提高了发动机与整车的匹配性,使得车辆的动力输出更为强劲、加速性好。此外,宽体轻卡也正在成为当前轻卡的流行趋势。据记者调查,宽体轻卡目前约占轻卡总销量的两成,并逐步替代了市场上的一些中卡产品。如不久前上市的郑州日产凯普斯达,以及江铃的宽体轻卡凯威等等。


     其次,中国轻卡产品的出口国也需要升级。张小虞认为,目前中国轻卡出口的区域依然以中东、非洲和拉美等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用户的购买力不强,对产品品质要求不高,中国轻卡凭借性价比优势很容易进入市场。而且这些地区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空间很大。但随着周边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的发展,中国轻卡的成本优势正在减弱。据了解,从2005年起,五十铃和本田就陆续将皮卡生产基地转移到泰国,2006年韩国现代也在马来西亚投产了M ighty 卡车。甚至中国的企业也开始盯上了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近年来中东地区轻卡市场的平均增幅都高达二三成,但同期欧美市场的增幅却少的可怜。特别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轻卡产品的出口依然严峻。


     “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国轻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简单的低价优势是无法形成持续竞争力的。中国的许多乘用车,像吉利、华晨都已经开始布局欧洲市场,轻卡现在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做依托,理应在出口方面有所突破。”张小虞认为,在全球化发展拐点下,中国轻卡行业应尽快从机会型出口向战略型出口转变。


                                  

  • 【责任编辑:小编辑】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