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第一时间的汽车小道消息,车市热点。敬请爆料!
上海车展期间,大部分汽车经销商投资人、总经理的脸都是阴的,不高兴!不管是什么品牌的什么之夜,均不能有效的提高汽车经销商投资人、总经理的高兴劲。
为什么?车市不好,车不好卖,销量目标完不成,返点拿不到;售后客户流失严重;银行看衰汽车行业,勒脖子,资金紧张;很多经销商亏损,过一个月是一个月,天天把命运别在裤腰带上。拥有17家4S店的河南涌鑫集团轰然倒塌,人去楼空;据传,南方一家拥有多家豪华品牌的经销商集团,已经入不敷出,也快不行了。一时间,坊间人心惶惶。银行看衰汽车行业,勒脖子,资金紧张;很多经销商亏损,过一个月是一个月,天天把命运别在裤腰带上。拥有17家4S店的河南涌鑫集团轰然倒塌,人去楼空;据传,南方一家拥有多家豪华品牌的经销商集团,已经入不敷出,也快不行了。一时间,坊间人心惶惶。
当前如此严酷的情况,再持续一两个季度,厂家完不成高目标,达不到高期望;更悲惨的是,2015年将出现成批经销商、甚至经销商集团倒闭潮。举个实在的例子吧:现在你兜售一个4S店,如果不是个好品牌、赚钱的4S店,即使价格低到哭着卖,也不会有人看一眼的。
认为4S店暴利的错误思想,依然顽固的存在,反垄断一波又一波兴起,日前江苏物价局以3.5亿巨额处罚奔驰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4S店暴利的时代早已经成为过去时!相反,活着,是2015年汽车经销商的首要目标,也是首要现实目标。挺住,全国4S店!
以下是去年湖北物价局处罚宝马4S店暨宝马厂家后的一篇经典文章,有助于大家明晰了解全国4S店是否暴利。
湖北省物价局13日正式宣布对宝马PDI收费构成价格垄断处以罚款决定。鄂宝、中达江宝、汉德宝、宝泽四家宝马汽车经销4s店共被罚162.67万元,最高罚93.79万元。
消息一出,街头巷尾无不拍手称快,似乎又回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年代,大地主总算有人去斗了。汽车经销商,尤其是高端品牌汽车经销商被披上了暴利、垄断经营的外衣。似乎投资高端品牌4S店和贩毒、走私画上了等号,成为可以人人喊打,打完了还要再踩上两脚的待宰羔羊。虽我们不赞同汽车经销商之间进行横向联合垄断价格,但是有些观点需要向大家澄清。
一,4S店暴利么?
作为汽车经销商投资人,如果下定决心投资4S店,其实也是要有很大勇气的。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渐成熟,汽车销售网络密度逐渐饱和,汽车销售的边际利润已经越来越低。多数品牌车型的所谓官方指导价只是一个摆设,现在买车基本上都有经销商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折扣和优惠,而这些折扣和优惠来自于经销商的销售利润。厂家只关注经销商销量的达标情况,不会管经销商盈利与否。所以传说中的当年投资当年收回已经是十年前的神话,能在5年内收回全部投资已经是比较乐观的了。个别品牌,尤其是某些高端品牌SUV存在一些加价行为,但是经销商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权掌握在厂家手里,好卖的车型永远是供不应求,所以才奇货可居;但是经销商想要多进一些畅销车型就必须消化一定比例的滞销车型,否则什么也得不到。因此加价的部分往往都用于补贴滞销产品的亏空了。
二,利润多少算是暴利?
投资一个4S店,假设以宝马为例,我们可以算一笔账。
先看投资
硬件设施投资:7000万
企业流动资金:3000万
银行库存融资:1个亿
这2个亿的资金成本按照8%来计算,就是1600万/年
再看费用
土地租金:500万/年
市场推广:1000万/年(营业额的2%)
人员开支:960万/年(平均80万/月)
这些硬性开支就接近2500万/年
所以即使不算税费,每年的运营成本就是3000万元。
按照每个店每年1000台的销量,单车毛利必须在3万元以上才能持平
宝马车均价按照50万计算,平均的单车毛利率也就是6%。作为零售企业,低于10%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可是现在现实的情况是单车毛利根本达不到6%,也就是2%左右,因此单纯靠销售,只能支撑运营成本的30%,那另外的70%来自哪里?只能来自于精品、售后以及金融保险等衍生业务(水平业务)。
售后维修一直是看客们的众矢之的,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售后的利润构成。还是以宝马为例,假设每个4S店的月均入厂台次是1000台,单车维修金额平均为5000元/次,则月维修收入为500万元,年6000万元。
零配件销售占60%:3600万元/年
零配件毛利率40%:1440万元/年(这只是经销商利润,总代理批发利润率不计)。
工时收入占40%:2400万元/年
工时利润率50%:1200万元/年(劳动力成本上升)
售后维修的综合毛利为2640万元/年
所以销售毛利1000万元+售后毛利2640万元=经销商毛利3640万元/年
剔除掉成本3000万元,经销商净利润为640万元。经销商投资人的投资额为1亿元,则投资回报率也就是6.4%,和存在银行里面有什么区别?
如果算上精品和保险金融代理佣金,投资回报率也就是15%左右,若想收回全部投资,必须在7年左右。请问这样的项目是暴利么?大家不要总把眼光放在绝对值上面,认为人家一年赚了个三五千万就眼红,要知道这些钱所带来的投资回报可能还不如路边开的麻辣烫高。
中国多数高端品牌4S店的投资人都是民营资本,很少有国资或者纯外资,这些企业家也是靠白手起家,从一个小经销商一步步走向汽车销售集团,靠实力获得的高端品牌代理权,这些人是值得尊敬的,而且每年每个店承担的税赋对于当地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在销售形势不好的今天,大家坐在一起抱团取暖本无可厚非,但是底线是不要违法。这次湖北的经销商其实也是因为不懂法而触犯《反垄断法》,但不应该把这种行为等同于经营暴利。
尤其是对于没有亲身参与过4S店经营的媒体和广大群众,切勿人云亦云,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汽车经销商。如果现在对经销商进行妖魔化,那么不就是又回到了阶级斗争的年代?所以不要将矛头指向经销商,一切罪恶的根源在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这个问题不解决,经销商只是代罪羔羊而已,过度渲染经销商暴利只会让厂家坐收渔人之利。(以上文章转自汽车人生,鸣谢!)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