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专栏

大运造新能源汽车,远勤山,请你给出几个实在的理由

日期:2021-07-26     来源:卡车之友网原创     作者:王晓辉

过去20年,中国重卡市场风起云涌,诸多企业涉足其中,尽管有多家新晋企业或深陷泥潭,或铩羽而归,但同样作为后来者,大运汽车最终却成功突围,成为市场中一支颇具战斗力的生力军。十年沧海桑田,如今的大运重卡早已成为行业前十、甚至前八席位的座上宾,与当初从摩托车领域涉足卡车领域一样,走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运汽车试图换道超车,但这一次,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依然不被人看好,面临着种种质疑,大运能否幸运的再度逆袭,成功突围?作为大运集团的董事长,远勤山有必要给市场几个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image001.jpg


有道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毋庸置疑,符合国家战略获得政府支持当然是大运汽车勇于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底气所在。不久前,在接受《卡车之友网》记者采访时,远勤山开宗明义:最近几年,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空前。国家明确要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之中,要着力做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结构调整中扩大产业规模和占比。作为运城市、山西省的重要汽车力量,从成立伊始,大运汽车就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特别是发展新能源,山西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大运汽车明确的支持,鼓励大运汽车以新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在服务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做强做大。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远勤山说,更何况大运汽车有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优秀团队。虽然与世界汽车巨头或者中国汽车巨擘相比,大运造车的历史不悠久,根基不够深,甚至还可以说是新兵蛋子,可从2009年摩托车市场转战重卡行业,大运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杀出重围,在竞争异常激烈的重卡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这,也正是大运汽车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底气所在。

 

image003.jpg


“在中国,轿车不仅应用场景少,载重量低,每年的驾驶里程也就2-3万公里,可重卡不一样,不仅拥有牵引、自卸、载货、专用四大类型,4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场景不同,应用的技术就不同。还必须要有8吨多的自重,牵引总重达49吨的车货,每年至少行驶15万公里以上,面对如此复杂的应用场景,迎难而上的大运汽车都能以一己之力赢得市场的尊重,反观新能源汽车,国内外汽车企业大多在同一起跑线上,大运没有理由玩不转!”


不过,即便对行业发展前景洞若观火,远勤山也深谙,在传统燃油车的技术与销量上,与国内头部阵营企业相比,大运重卡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些传统的头部企业大多拥有发动机、变速箱、底盘、驾驶室等关键技术的积累,与之相比,涉足卡车行业不过十年的大运汽车如果现在再发力研发发动机与变速箱,不仅没有竞争力,还有可能将自己拖入资金与市场的泥潭,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大运才愈加坚定了铿锵新能源市场的信心。直叙胸臆的远勤山表示,但造车绝对不能仅靠情怀与热情,技术与实力才是豪横市场的军备。也正是基于此,目前的大运汽车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厉兵秣马。

 

image005.jpg


硬件上,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核心战略着力点的大运汽车,超前谋划、精准发力,目前已完成了新能源重卡、中卡、轻卡、客车、乘用车全系列的产品布局。斥巨资建成了具有高度自动化和柔性化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PACK生产车间,不仅具备了单班年产2万辆新能源商用车以及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产能,也以既定的事实向外界吹出响亮的冲锋号角:造新能源汽车,大运有信心,更有实力!


技术上,始终将绿色与创新作为持续强劲发展“基因密码”的大运汽车,不仅率先在山西省内拥有新能源的实验室,还在纯电动汽车整车集成匹配设计、整车控制器方面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不仅拥有一支坚持不懈研究、钻研与学习研发技术团队,还在不久前与博世携手共建致力于在“一体化底盘、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慧交通、汽车电控系统”等领域有所成就的联合研发中心。据悉,研发中心初期将以乘用车业务为主,后期将逐步拓展到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image007.jpg


如果说大运与博世的合作让大运在硬件上获得了一次飞跃,那么,即将与华为展开的技术合作,一定会让大运汽车“软硬兼施”,在软件技术上的腾飞获得实力加持。在新能源的新赛道上,大运采取的策略是:联手国内外的先进企业,快速提升自己的技术与能力。


无需争辩的是,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学习、联合、借鉴、消化、吸收、创新正在成为大运新能源领域事业发展的新抓手。对此,感触颇深的远勤山坦言:现代社会不仅是充分竞争的社会,也是相互融合,合作共赢的社会。“如果合作的基础是信任,实力相当,那么,合作的基石就相对稳固;如果合作双方的实力悬殊较大,那么,理解的基础不仅会出现偏差,还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囧境。”在他看来,无论是大运与博世的合作,还是即将与华为展开的联袂,其基础都源自大运多年以来的扎实努力,源自大运在技术、市场、产品上的不断提升。“如果目前的大运基础水平还很差,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没有让合作方看到未来的希望,那么,彼此之间的合作不仅难以为继,也难以成行。”

 

image009.jpg


有道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虽然大运纯电动SUV、MPV的首款车型目前已上市销售,但我们目前依然难以判断大运新能源汽车的车轮能跑多远。但在接受《卡车之友网》记者采访时,远勤山却语气铿锵,集中资源聚焦发力与汽车相关的产业,让找准了方向的大运汽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耐得住寂寞,在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矢志不渝。


不过,即便如此,《卡车之友网》也要善意提醒,特别是最近五年,当发展新能源的汽车企业从最鼎盛时期的200余家大浪淘沙到如今仅剩40余家之即,大运汽车还须亦步亦趋、慎之又慎。眼下,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大赛开战就是决战,真正考验大运汽车管理层大智慧的一系列事宜已经到来。

 

image011.jpg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