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卡车文化

原来后视镜它的出现竟然跟女司机有关

日期:2017-06-29     来源:福田戴姆勒汽车     作者:佚名

后视镜和侧视镜(以下合称“后视镜”)是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直接获取车辆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它对保障驾驶员行车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后视镜的历史故事。

 

4.jpg


后视镜在汽车上已经存在近百年了,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汽车零部件之一。不过,汽车最早发明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后视镜这样的东西,连安全驾驶的意识都还没有建立,更不用说交通规则了。所以那时候的人开车要转弯,必须得扭头观察车后状况。

 

5.jpg


多萝西·莱维
直到十九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位传奇女赛车手——多萝西·莱维(Dorothy Levitt)。这位英国最早的女赛车手在1905年她23岁的时候驾驶德迪翁赛车创造了当时女性车手的最高连续里程记录。随后,又在1906年打破了女子最高车速的记录,被誉为“世界上最快的女子”。


多萝西·莱维的手册《女人和汽车》
由于长时间与汽车接触,多萝西·莱维以她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观察到了驾车时不能随时了解车后状况的尴尬和危险。于是在其1906年出版的手册《女人和汽车》中提到在车辆较多时,可使用一面镜子观察车后情况的想法。

 

6.jpg


早期后视镜可谓是汽车的“身外之物”
遗憾的是,当时使用汽车的人并不多,汽车车速也不快,剐蹭撞伤路人的情况比较少,多萝西·莱维的想法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甚至认为这面镜子是可有可无的装饰物。但在赛车场上,这个想法似乎找到了存在的必要性。

 

7.jpg


第一届印地500汽车大赛
早期的赛车一般都要有一名专门负责观察车后及两侧情况的助手,以保障比赛的安全,但增加一个人的重量无疑会影响赛车的速度。也许是从多萝西·莱维的想法中得到启发,1911年的第一届印地500汽车大赛中,美国Marmon公司的工程师兼赛车手瑞·哈罗恩在自己的赛车上安装一个用镜子做成的简易后视装置,并夺得了冠军。

 

8.jpg


后视镜意外的在赛场上受到欢迎
于是,很多赛车手纷纷模仿瑞·哈罗恩,也在自己的赛车上安装后视镜,一时间赛车场上各种奇形怪状的后视镜纷纷登场,但赛场外的汽车后视镜仍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直到1921年,一位名叫Elmer Berger的发明家获得了汽车后视镜的专利,将之命名为“COP-SPOTTER”,并在自己的公司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后视镜才正式诞生。

 

9.jpg


早期圆形的后视镜
早期的后视镜大多采用圆形形状和平面镜材质,而且只有驾驶员一侧才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交通状况不需要右侧后视镜吧。不过,只有一侧后视镜似乎不符合对称美的美学原则,不久后,视野更宽的方形后视镜和两侧后视镜就在市场的需求中出现,并迅速获得了人们的热捧。

 

10.jpg


有趣的是,两侧后视镜刚出现时并不都是左右一致的。还有一种左右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大小耳”,多见于德系车上。对于严谨的德国人来说,这样的设计让人匪夷所思,两套模具成本增加,费力还不讨好。有人猜测是为了减小风阻,同时也可以缩小车身宽度。

 

11.jpg


左右对称的后视镜
不过,左右一致且对称的后视镜还是最流行的,并很快普及到大部分的品牌车型上。同时,随着制镜技术的发展,镜面工艺的进步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最早的平面镜到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曲面镜,驾驶员从后视镜得到的视野不断加大。


双曲面后视镜
再后来,双曲面后视镜也出现了。镜片外侧边缘部分的曲率半径较小,主要用来观察车身侧面较远位置的情况,而镜片内侧曲率半径较大,用来观察车身侧面较近位置的情况,两种曲率的结合可以尽量减少后视镜的盲区。

 

12.jpg


可活动后视镜更符合市场需求
此外,后视镜开始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活动的。很多品牌推出了配置手动调节、电动调节等后视镜的车型,有些高档车型还带有后视镜位置记忆、自动打开/收起、自动防炫目、倒车自动下翻等功能,方便不同驾驶者随个人需求进行设置。


车内后视镜充当了更多的角色
除车外后视镜外,车内后视镜也是很重要的安全部件,驾驶员可以通过它看到后风挡玻璃后面的情况。而很多人把车内后视镜当做梳妆镜来用,是很不安全的。


现在,一些汽车先驱们正在考虑替代或取消后视镜。因为传统后视镜增加了跑车的风阻,影响跑车的速度,但以电子设备取代传统后视镜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且可靠性也良莠不齐,而取消传统后视镜尚不具备可行性。所以,传统后视镜应该还是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总之,汽车后视镜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也许再过些日子连车门上的后视屏幕都不用,那时的后视镜也许只是车身设计的元素之一,变得可有可无。不过我们也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爱车被尖端科技所淘汰,毕竟复古也是一种时尚。


                                  

 


                                  

  • 【责任编辑:张东旭】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