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至2月15日,卡车司机孔龙震的个人画展“把去大理的日子画成诗”在旧雨今来轩画廊举行,这距离他的第一个“个展”,已经过去了将近4年。2012年的夏天,他带上二十几幅画作现身白城沙滩,打出标题——“卡车司机距离艺术多少公里”,引来众多游客围观。然而,这场露天的个展引来了城管,他忙不迭笑着解释,而有位大妈一边啃鸡腿,一边看住一幅画。
“野狗派”的蓬勃生命
孔龙震生于农村,连环画和教科书里的插图让他对绘画着迷,然而,15岁就辍学开始营生的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曾经还是个爱画画的少年。2005年的一场车祸,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不差我一个为钱疲于奔命的人,我要当画家!”
爱画画却没有太多观众、也没钱办展的“卡车哥”孔龙震知道自己距离梦想的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但他要尽自己所能来追求。然而,就连小儿子都会学着大人的腔调说爸爸“不务正业”,这是在妻子的念念叨叨中耳濡目染的结果,的确,因为嫁给“赚钱无能、养家无力”的丈夫,她承担了很多经济压力。而不善言辞的孔龙震向妻子承诺,他要让她成为画家的妻子。
一个从未接受过绘画训练的重型车司机,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方向盘就是他的画桌,而牛皮纸信封背面粗犷的速写、天马行空的油画、现场感极强的水墨画,让不少人惊叹于他的创作力。他自称“野狗派”,因为他觉得自己像一条野狗漂在荒野,而这个野狗派,也只有他自己一人。
2013年,经济拮据的他卖画为家乡小学的孩子置办画具,几乎同时,妻子张罗的“孔家笼菜”饭馆开张,这是贴补家用的无奈之举。
实现了给妻子的承诺
“我计划用十年光阴实现我的梦想,我一边开车,一边创作,一边疲惫地活着。”家人的抗议,更为优秀的艺术家出现,都没有动摇孔龙震的自信和执着。他仿佛天生有一种韧性和蓬勃的创作能力。
2014年,他拜瑞典籍华人艺术家王彤为师,并成为厦门一家画廊的签约画家。创作环境变得宽裕,他的画作产出更多了,画风也更为多变。再后来,孔龙震告别了卡车,正式成为了一名职业画家。2015年1月,丹麦康纳画会邀请孔龙震到欧洲办个展,此前康纳画会邀请过的3个中国人分别是齐白石、徐悲鸿和叶浅予。
而此次“把去大理的日子画成诗”的展出作品,是他去大理采风写生期间创作的画作,开幕当天下着雨,画廊却挤满了人。以孔龙震为原型。由他本色出演的微电影循环播放着,院子里供应着香槟美酒,憨笑着的他依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但却兑现了当初对妻子的承诺:当画家的妻子。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