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卡车文化

中国重汽的创新之道:守正出新 危中求胜

日期:2015-11-1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管斌 周超

 

W020151113343832860035.jpg

图为中国重汽V7G车型亮相俄罗斯国际建筑及工程机械展。 周 超摄


每一次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往往也会为优秀企业创造“弯道超车”的机会。近年来,中国重汽依靠给自己的“赛车”装上科技与创新的“轮子”,坚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面向用户、面向时代,在不同的“弯道”上实现超越,成为行业中拥有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关键零部件全套配套体系的企业。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重卡行业累计销售29.22万辆,同比下降32%。中国重汽上半年累计销售整车8.78万辆,其中重型汽车销售5.4万辆,同比下降23%,降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0%以上,连续十年保持国内重卡行业出口领先地位。


市场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国重汽缘何能够保持适度增长,成为国内重卡行业的一抹亮点?


创新助力“弯道超车”
近年来,中国重汽全力实施四个转变,即:发展模式由规模、数量、速度型向品牌、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布局由单纯的汽车产业,向汽车、金融、房地产三大板块协调发展转变;产品结构由单一的重型汽车向重卡优势明显,重、中、轻、客、特全系列商用车格局转变;重卡技术逐步由斯太尔、豪沃技术平台向曼技术平台转变。截至目前,以曼技术为主导的各类重卡产品公告已超过1200个,在实施国家新排放标准的关键时刻,曼技术担纲起了促使中国重卡行业全面升级换代的使命。


在深度消化、吸收曼技术基础上,中国重汽坚持自主创新,坚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面向用户、面向时代,先后为国家制定产业标准78项,承担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13项,获得专利2981项,连续保持全国汽车行业第一。


与此同时,中国重汽不断完善自己的“黄金产业链”。随着新能源发动机、曼技术MC05、MC07、MC11、MC13发动机相继投入规模生产,以及曼技术车桥、AMT变速器的批量装车,中国重汽成为行业中唯一拥有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关键零部件全套配套体系的企业。


强化企业营销管理
中国重汽认为,研究自主创新必须研究市场、面向市场。因而,中国重汽坚持发展“大市场、大营销”的市场网络,构建起了以地区营销分公司为核心,以4S店、经销单位、改装厂和维修服务站为主体的现代化服务网络体系。


中国重汽积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的建设工程,自主研发并实施了一套涵盖销售业务、售后服务、财务管理、配件供应的四个“一线通工程”,大幅度降低设计、采购和制造成本,实现了公司营销体系的现代化管理和营销全过程的控制监督。


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纯济认为,中国重汽变革已经初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企业运营质量水平保持行业前列,经济实力和企业效益优势凸显;品牌战略初见成效,形成了产品结构新优势;曼技术产品优势明显,市场反应良好;质量提升成果显现,用户满意度不断提高;营销模式不断创新,经营机制优势正在形成。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防范风险,建立风险责任制,这是当前克服危机具有战略意义的安排。无论行业上升或下降,中国重汽实现发展的信心不会改变。”马纯济说。


稳步推进全球战略
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共向8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整车13529万辆,出口总收入超过39.54亿元人民币,其中自营出口10155万辆,自营结汇收入4.79亿美元,较去年增长76.1%,继续保持了重卡行业出口首位。达到欧五标准的重卡产品成功进入巴西、新西兰等市场,开创了中国高端重卡批量进入上述地区的先河。


在国际市场网络建设中,中国重汽由原来注重数量的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网点质量的改善提升,更加重视境外售后服务水平的提高。截至目前,中国重汽已建成204家经销商、55个4S店、416个服务站、348个配件点和11个境外KD生产工厂的国际市场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了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体系。


世界知名企业一直也在关注中国重汽的发展,在中国重汽采用国际零部件资源的几年时间里,德国大陆、贝洱、威伯科等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纷纷在济南建厂为中国重汽专供零部件。


马纯济表示,当全国重型汽车市场旺盛时,中国重汽要超常规发展;当全国重型汽车市场平稳时,中国重汽要保持领先地位的增长;当全国重型汽车市场零增长或者负增长时,中国重汽要保持适度增长。而这个目标的背后有着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战略体系来支撑。中国重汽惟有苦练内功,锻造内力,树立信心,鼓动激情与智慧,才能插上翅膀,逆风飞扬。这是中国重汽“化危为机”,保持中国重型汽车市场“领跑者”地位的秘诀所在。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