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沃尔沃、斯堪尼亚、曼恩、依维柯,五大进口重卡品牌觊觎中国市场已久,但销量总在1万辆上下晃悠,即便是2017年中国重卡销量冲破110万辆高峰这样的“机遇年”,进口重卡的销量也不过8800辆,不足1%的占比,我国重卡市场排在销量第十位的北奔重汽,2017年的销量也突破了1.4万辆,如此算来,进口车不足9000辆的销量简直太不起眼。
但这依然没有影响到进口品牌的管理层对中国市场的看好,日前,在曼恩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曼恩商用车中国总裁哈特就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他预测,2021年,中国市场进口车的需求将达到2.5万辆,而届时,曼恩要成为进口车品牌的领导者。
这样的豪言壮语同样出现在斯堪尼亚的媒体沟通会上,在过去的一年里,公路之王斯堪尼亚取得了13年来的最好成绩,在所有进口牵引车品牌中位居榜首,根据其规划,2020年,斯堪尼亚在亚洲要实现2万辆卡车和3000辆客车的宏伟目标,而这场“突围战”的主战场就在中国。
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这个中国通,进口车的“传教士”,在2015年接受《卡车之友网》采访时就“夸下海口”——10年内,斯堪尼亚在中国的年销量要达到1万辆。如果成为现实,按照进口车总销量的增长预期来算,2025年,进口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有望冲击5万辆,相对于进口车高昂的售价,这个销量给进口品牌带来的价值的确可期。
都这么高调,其他品牌会甘拜下风吗?沃尔沃表示不服,2018年,沃尔沃卡车90周年,为了让沃尔沃在中国市场能够更精彩,2017年,它全面布局各类产品,也许,在它看来,行动比喊口号来得更实在些。
2017年3月,沃尔沃FM Extreme卡车进入中国,这款定义为最先进的高端重卡在舒适性、安全性、节油性和环保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自动变换近光灯技术、蓝牙功能和自动换挡雨刷装置等则让那些对先进技术有需求的高端用户有了新选择。2017年中旬,沃尔沃研发成功专为长途运输应用设计的首款混合动力概念车,该车的全电动驾驶模式可轻松实现长达10公里的零排放低噪音行驶,要知道,环保型重卡正是中国市场最迫切需求的产品!2017年年末,沃尔沃又推出液化天然气/沼气重型卡车,相对于柴油车能减少20%-100%(具体视所选择的燃料而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看来,在安全上和智能上“登峰造极”的沃尔沃卡车又要在环保上引领行业,与其他品牌誓要做销量第一的理念不同,沃尔沃不提销量,但一举一动却都会直接影响到销量,“隔山打牛”,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在2017年的沃尔沃创新峰会上,其还展示了适用于港口等半封闭区域的货物运输自动驾驶卡车。从沃尔沃频繁布局产品和最新科技的举动同样可以看出其对中国市场有着非常高的预期——毕竟,市场竞争,产品先行,技术引领,沃尔沃暗自打基础,实则是把目光放到了2020年之后。
就像120多年前发明全世界第一辆汽车一样,梅赛德斯-奔驰卡车不管在何时、不管在何地都是永远争第一,在中国市场,奔驰在工程车、专用车领域优势明显,在环卫车、消防车等市场保有量也非常大,公路牵引车市场成为奔驰卡车的下一个突破口。
2017年11月,梅赛德斯-奔驰卡车新Actros公路牵引车及Arocs全能底盘在中国上市,这款车早在2011年就在欧洲市场推出,为何6年之后才进入中国市场?用奔驰卡车相关负责人的话说是“时机到了”。这个时机指的是中国的电商物流正在飞速发展,奔驰卡车相信接下来,中国物流行业和工程领域对高端高效车辆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另外,中国市场对公路车的需求正在向高效运输、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用户集团化趋势也在呼唤高品质的重卡产品,还有,市场对车辆智能化的需要也为技术更先进的进口车提供了良好机遇。看到了吧?奔驰卡车的意思很明显——以前卖得不好,是因为时机未到,如今机会来了,奔驰的产品和技术马上到位!下一步,等着上量吧!
相对于以上四大品牌,依维柯重卡进入中国市场较晚,2014年,依维柯高端重卡车型StralisHi-Way迎来在中国的第一批用户,随后,依维柯加速在华铺设销售和服务渠道,当时,其业务负责人还表示,高端重卡也不排除把产品放到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来生产的可能性。而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依维柯也在发生改变,2016年的汉诺威车展上,其相关负责人在谈到中国市场时就表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高效长途物流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对高质量、安全、绿色环保、注重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牵引车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在向中国市场引进了Stralis牵引车之后,还会引入New Stalis XP车型,New Stralis NP天然气版也会择机导入,作为后来者,加快布局,这就是依维柯对中国市场前景预测的直接反馈。
面对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每一家企业都卯足了劲抢一块大蛋糕,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领导者的进口重卡品牌也不是有雄心的品牌。但站在中国卡车用户的角度出发,市场上需要的是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即便是上百万的重卡也会有属于它的细分市场,价格便宜固然好,但市场不希望进口车为了销量数字上的好看而降低赖以安身立命的品质以降低车价。好在目前还没看到有哪个进口品牌要放低姿态打价格战,曼恩商用车中国总裁哈特就说:“五六十万元的价格区间我们不会考虑,这个价格段,会交给合资品牌汕德卡去做。”
都是壮志在胸,但第一只有一个,五大品牌谁更有实力成为领导者?产品、TCO、服务、适用性……谁做得好,中国卡车市场自会给出答案。
相关阅读
•年度:中国重卡TOP新青年志 看你粉哪位?
•年度:一边看跌一边调高目标,2018年重卡企业闹哪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