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评论

今年成败都在最后一季 车企将奋力冲刺

日期:2015-10-13     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佚名

重卡市场的低迷从2014年8月开始,持续到今年8月,下降态势仍未扭转。今年1~8月,重卡市场同比下降幅度超过30%的月份占据一半,转眼进入全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无论能否扭转下降之势,各重卡企业均表示,在完成销量任务的最后阶段,要奋力冲刺,“拼了”。

 

228481.jpg!600.jpg


提升细分市场占有率
从2014年开始,受宏观经济环境、排放标准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重卡市场多次包揽商用车最差细分市场,对于第四季度的销量,很多重卡企业的预判也更加保守,均认为下滑趋势难以扭转。


中国重汽集团销售部副总经理段恒永直言,尽管中国重汽在重卡企业中的下滑幅度较小,但是提升细分市场的占有率是其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自卸车和搅拌车市场下滑严重,使中国重汽失去了传统的细分市场优势。因此中国重汽借助新产品平台、市场营销手段等着力提升细分市场占有率。


将注意力聚焦在细分市场的还有陕汽。在十月国庆假期的最后两天,陕汽早早投入工作,开始部署最后一季度收官战的营销。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突破成为陕汽冲刺的关键词。从今年前八个月的销量来看,暂列第四的陕汽与第三的一汽解放销量差距仅为1000多辆,对此陕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市场总监刘鑫表示,发力四季度冲刺行业第三,陕汽有决心。刘鑫强调销售结构向公路车型的调整需要过程,2015年陕汽重在打好调整基础,更看好明年的市场。第四季度,6×2运煤车、港口牵引车、针对电商物流的载货车,以及区域渣土车市场、8×4公路自卸车市场等都是陕汽在这场收官战中冲刺的重点。中国重汽除了将上述细分市场作为重点,也极力突破危化品运输车、冷藏车、市政专用车等细分市场。


重卡新品肩挑重任
尽管今年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在这一年很多重卡企业都迎来了产品换代,无论是重卡前十企业,还是徘徊在前十之外的重卡企业,大量新品陆续进入重卡市场。从年初陕汽定位于高端标载的牵引车X3000上市,到华菱新平台汉马H6陆续拿到批量订单,上汽依维柯红岩红(简称“上依红”)岩杰卡和全新杰狮畅途版正式上市,再加上其他重卡企业动作频频,包括柳汽、联合卡车、四川现代等在内的多家重卡企业都推出了全新产品平台。


从各企业推出的新平台产品可以看出,调整的重点是向公路车转移,销量下滑严重的重卡企业,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结构未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今年在重卡前十宝座上忐忑不安的要属上依红,下滑幅度接连垫底,在本报(3441期)对重卡格局变化的报道中曾分析过,未能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是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9月份,红岩杰卡和全新杰狮畅途版正式上市,也成为上依红从工程车向公路车调整的重要一步,这一步也将成为上依红在最后一个季度发力的重点,下降幅度能否扭转,第四季度对于上依红来说尤为关键。


今年除了自卸车市场下滑严重,天然气重卡也遭遇了严峻的市场低迷,对于以天然气重卡作为传统优势的陕汽,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挑战。刘鑫表示,陕汽在天然气市场总量较2014年减少了1万辆,但在整个天然气重卡市场保持40%以上的份额,仍处于优势地位。同时,陕汽也通过新产品X3000的上市(年底销量可达5000辆)、载货车的推广(年底销量可达4000辆),保证实现全年销量目标。


“互联网+”聚焦升级
尽管9月份的产销数据还没有发布,据段恒永透露,中国重汽9月份订单数量超过8月将近20%。中国重汽是产品结构调整较早的重卡企业,行业第二的位置也日渐巩固,因此,四季度中国重汽将更多着眼于金融支持、卡车全生命周期方面的服务市场。在“互联网+”时代,服务升级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结合手机客户端功能的全面开发,各重卡企业无不积极升级服务水平。


“互联网+”让重卡企业开始看到了线上发展的巨大空间。产品研发、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开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虽然重卡企业没有将第四季度作为扭转整个年度下滑的重点,但是对于重卡企业来说,四季度打好基础对于衔接2016年的销售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