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东风自主而言,一汽自主品牌的生存压力更大。一汽拥有夏利、奔腾、欧朗、红旗四个乘用车自主品牌,目前,四个品牌的销量状况均不太理想,去年,一汽的奔腾、夏利都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奔腾B90销量为3951辆,同比下滑47.15%;夏利全年同比下滑44.79%,红旗销量更为惨淡,欧朗品牌基本淡出消费者视野。此外,一汽自主的发展战略也不够清晰,这给徐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是其任期内的重大工作内容。
一汽自主被长期诟病的一个问题是,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收效甚微。2008年,一汽原掌门人徐建一启动“红旗复兴计划”,要“不顾一切干自主”,但上百亿的投入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效果。一汽技术研发中心每年投入研发资金十几亿元,但研发成果也比不上其他自主车企。
一汽自主也面临品牌多、品牌力不强的问题。天津一汽曾是畅销的国民车品牌,但在合资车企价格下探的进程中,品牌力日渐衰弱;红旗品牌虽然一直在努力,但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奔腾是一汽做得最好的品牌,但后续发展力比不上竞争对手。欧朗是一汽做得最差的品牌,仓促上阵,目前基本销声匿迹。
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一汽自主目前尚未建立起系统的研发体系或后续的技术支持,自主造血能力太弱,缺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后续开发能力,导致新产品“断顿”,没有竞争力。环顾汽车界,自主品牌的代表长安汽车建立了五国九地研发体系,上汽借力通用大力搞自主研发,发布了领先的动力总成“芯动战略”研发体系,在传统燃油和新能源领域都提前布好了局。广汽、北汽也各展所长,为自主品牌的后续发展找到了动力源。
但一汽自主的研发体系在哪里?迄今为止,其研发体系还没有系统化,更没有实现全球化。一汽自主的产品研发更多基于国外品牌的平台,这样做的最大问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产品特点缺乏连续性,也不容易形成品牌基因和家族血统。
徐平履新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重新梳理一汽自主品牌的发展思路,制定清晰的定位和发展道路。同时,打造一汽自主的研发体系,真正提升一汽自主的后续造血能力。在车市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增速下滑、竞争加剧等挑战,一汽发展自主尤显任重道远。这对于一直待在东风汽车的徐平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因此,徐平或许会改弦更张,新开一局棋,重新确定一汽自主品牌的定位,该留的留,该去的去,该联合的联合,该重组的重组,为一汽自主搭建起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框架。而走出去,外引内联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应该是徐平的拿手好戏。
这一点被众多业内人士看好。钟师认为,两家曾经的掌门人交叉管理,可把彼此间的相对优势进行互补,尤其是东风,可以反哺给一汽一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比如,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平等合作、利益分享,与外界进行开放交流,提升经营透明度,依靠国际合作筹谋国内布局等。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