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评论

解读“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创新才能赢发展”

日期:2015-01-23     来源:卡车之友     作者:小编辑

    近日,在访问大理的行程中,习近平主席考察了白族企业家马伟亮创办的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习大大说,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希望下一步不断创新,通过创新赢得市场、赢得发展。

 

image001.jpg


    “竞争激烈”,真可谓是一语定调,这是当前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大环境真实描述;而“创新赢得市场、赢得发展”,则为中国的许多本土汽车企业指明了一个方向。


    市场竞争激烈的背后:产能过剩
    在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长期看好的大背景下,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据各主要汽车集团公布的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达到惊人的 4000 万辆。由于我国汽车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能力参差不齐,国内拥有汽车整车企业超过130多家,但87%的销售额来自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下的常态,为避免丧失市场机会,汽车生产企业的产能规划一般都适度超前于市场需求。适度的产能过剩是可以促进企业竞争,淘汰一批竞争力差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但是产能过剩严重,会带来许多危害,影响汽车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受GDP增速缓中趋稳的影响,汽车市场随之也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在今后不出现影响较大的刺激政策前提下,我国汽车市场预计会维持平稳的增长水平。


    解读“创新赢市场、创新赢发展”
    目前的中国是汽车制造大国,而不是汽车创造大国,三十多年的“市场换技术”并没有改变我们为跨国公司打工的位置,产能过剩的危机要求我们车企必须尽快完成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中国创造的背后,需要各项核心技术的支撑,需要提高的是我国车企的自主创新能力。


    纵观世界,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企业都具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如德国的大众和宝马、美国的通用和福特等。即使是后来居上的日本的本田和丰田、韩国的现代等,也经历了由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并最终具有了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最高境界,是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汽车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政府的支持与扶持。政府要给车企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汽车企业走适合中国国情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自主创新之路,同时,政府可以在财税、金融和采购等方面对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给予相应的支持。


    第二,要建立自主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我国汽车产业的人才、设备和技术资源分布较为广泛,每个企业都建立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不太现实。因此,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共建自主创新的平台是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第三,健全汽车标准法规体系。标准是企业间竞争的最高级别的武器,而标准法规体系的完善则是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


    第四,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行业主管部门要解决好全局性、体制性、政策性的问题,营造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


    第五,强化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企业与行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才。因此,要加强对汽车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


                                  

  • 【责任编辑:小编辑】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