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河南首座远程值守“智慧云”收费站投用

日期:2024-05-08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佚名

近日,河南首座整站式远程值守“智慧云”收费站——日(照)兰(考)高速公路兰考西标准示范收费站建成并开通运营。

 

411551_b14e0e92-cbbf-4f66-8cd6-46688536d9db_副本.jpg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打造智慧高速公路的浪潮奔涌向前。为实现“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愿景,通过技术赋能让高速公路更加便捷高效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面对当下全国高速公路“一张网运行、一体化服务”的新形势、新要求,利用新一代智慧化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收费站的通行效率、提高出行服务满意度、降低收费站的日常运营成本,打造少人化、智慧化收费站,已成为持续推进数字化运营管理及业务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为满足群众对于美好出行的需求,日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持续创新,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各类智慧设施和信息化技术打造兰考西标准示范收费站。服务提质、快速通行的便捷体验,让司乘人员拥有实实在在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集中管控 整站智能

驱车驶过兰考西标准示范收费站,路旁的智慧云舱夺人目光。作为收费站的“中枢大脑”,智慧云舱集收费、监控、票管、广播、信息发布于一体,实现收费现场业务的集中管控。

 

411551_92145d02-8bc9-4e04-ad47-4bd901e7e292.jpg


高效的管理得益于建设理念和技术的全面创新。据了解,兰考西标准示范收费站采用“整站式智能终端+集约化装配建设+少人化运营服务”打造新一代“智慧云”收费站。引入智慧云舱、边缘小站、匝道预交易等技术,全面创新传统收费站建设和运营模式,实现自助缴费、远程值守等功能,大大降低建设、运营和系统运行维护成本。


作为河南省内首座整站式全无亭、窄岛的“智慧云”收费站,兰考西标准示范收费站在原址基础上,采用智慧扩容一体化协同架构对收费站进行统一配置部署,将原5车道增加为8车道,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将“创新、智能、绿色”理念应用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优势,实现了“车道集约化、建设轻量化、运营智能化”,极大提高往来车辆通行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八大亮点”解锁出行新体验

作为通往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兰考县的重要高速通道,原兰考西收费站日均出入口车流量可达1万辆次,曾经“两上三下”的收费车道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行需求。


实施数智化转型改造升级后,汇集了“八大亮点”的兰考西标准示范收费站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收费站口拥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智慧赋能的各项设施也让过往司乘人员耳目一新,解锁出行新体验。


匝道自由流预交易促进通行效率大幅提升,窄岛化建站理念助力收费站不再成为堵点,ETC车道跑马灯设计创新视觉新体验,智能自助车道全覆盖提高车道自助收费能力,管理人员前置、收费人员后置实现了从三尺岗亭到智慧云舱的蜕变,远程云坐席系统将科技元素融入特情处理,岛前诱导设施、数据融合系统实现车道级秩序灵活管控,边缘小站助力收费站智能化转型奠定边缘计算平台的基础。


目前,安全、便捷、高效的兰考西标准示范收费站已成为河南省“四个第一”(第一个传承焦裕禄精神的红色收费站;第一个少人无亭窄岛窄棚土建集约化收费站;第一个管理前置、收费后置,设置智慧云舱的收费站;第一个设置匝道预交易的准自由流收费站)的精准示范收费站。


人性化设计 通行不减速

转型升级更智能。远程值守收费站的投用,是对实现“自助化少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辅人”理念的具体实践,有效提高人员工作效率,让工作人员可以更专注、更及时地应对特情处置、服务引导及应急保障等服务工作。

 

411551_18b7256b-ed62-4bce-a621-95244258edbe.jpg


兰考西标准示范收费站在入出口设置了预交易门架,将ETC交易从车道提前到匝道上进行;利用轻量化诱导屏提示车辆的交易状态,有效对车辆进行分流;收费站入口处还设置了预称重设备,实现通行车辆不停车、不减速、无感动态检测,形成了“ETC+智慧发卡机器人+出口智慧收费机器人+远程控制值守”的模式,真正实现了“CPC卡+ETC车辆全车型”自助取卡、收费,设备分为上下两个工位并增加工位自动伸缩功能。人性化的设计不仅方便不同类型车辆自助取卡,收费全过程的无人化值守,“自助发卡机”自动发卡、“智慧交费机器人”自助交费促进收费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相较于传统人工收费模式,远程值守收费站在提高放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资金风险、强化安全管理、升级管理效能、实现减碳增能等方面均实现了效果提升。


                                  

  • 【责任编辑:石英豪】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