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电子眼新增多项违章抓拍功能,你中招了吗

日期:2021-08-11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佚名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再次进一步强调“电子警察”相关提案。认为应从国家层面统一管理规范使用“电子警察”,并限制地方交管部门利用“电子警察”收取罚款的行政执法空间。目前,全国多地的电子眼已完成改造升级,新增了7项违章抓拍功能!究竟哪些行为,会被电子警察拍下,并进行扣罚款呢?

 

31.jpg


新增抓拍驾驶时使用手持电话功能
开车期间,许多车主朋友都可能存在接打电话等行为,不仅会影响道路通行效率,还会分散注意力,导致遇到突发情况,应变能力大幅度降低!


真实事件:G15沈海高速台州方向过蒲岐出口处发生一起两车追尾事故,后车司机因低头看手机,没有及时发现车辆偏离车道,与前方停在硬路肩的货车发生追尾,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


因此,为提高通行效率,保障行车安全,交通部门在“电子眼”上新增了抓拍驾驶时使用手持电话功能。一旦被抓拍到,将面临记2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温馨提示:目前多数车辆都配备了车载蓝牙功能,开车时可连接手机蓝牙,通过点击方向盘上的接听按钮进行语音通话。

 

32.jpg


新增乱鸣笛检测功能
适当的鸣笛可以保障行车安全,但在拥堵和禁鸣路段乱鸣笛,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容易造成交通混乱。


真实事件:江苏省一出租车司机在路上行驶期间,被电动三轮车挡住去路,于是习惯性地鸣笛催促。三轮车车主在让道的过程中受到惊吓,导致三轮车发生侧翻,车里的乘客也因此受伤。最终,经法院判定鸣笛的出租车司机对这起事故承担30%的民事赔偿责任。


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交通部门在“电子眼”上新增了乱鸣笛检测功能,如发现车辆有乱鸣笛行为,车主将面临最高罚款200元的处罚。


温馨提示:如遇前车停止不前,应耐心等候,或用灯光提示对方,尽量不要临时变道,不要频繁鸣笛,以免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

 

33.jpg


新增斑马线处未礼让行人检测功能
礼让行人规定已施行近两年的时间,但在通勤高峰期或没有信号灯的路口,仍然会出现车不让人的现象。


真实事件:机动车司机王某驾驶车辆行至某小区门口人行横道时,与行人苑某相撞,导致苑某受伤。苑某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住院两个月期间花费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30余万元。
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苑某医疗费等各项损失26万余元,王某赔偿苑某医疗费各项损失5万余元。


因此,交通部门在“电子眼”上新增了斑马线处未礼让行人检测功能,一旦被抓拍到,将面临记3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温馨提示:当车辆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应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应立即停车避让。

 

34.jpg


新增抓拍未按规定车道行驶功能
未按规定车道行驶不仅影响通行效率,还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真实事件:李某驾驶重型货车经过公交站台时,因有公交车在站内停车,便绕行至道路中间,随后与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经交警判定李某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侵占公共车道、货车或低速行驶机动车占用快车道等行为都属于未按规定车道行驶,一旦被抓拍到,将面临记3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温馨提示:行车期间,要保证车辆在车道内按照标线行驶,不要碾压两侧的实线。

 

35.jpg


新增车距检测功能
据统计,大部分追尾事故都是由于车辆之间的车距不够,当前车发生紧急情况时后车来不及制动,导致追尾事故发生。


真实事件:山西一高速公路发生两起三车追尾的交通事故,短时间内造成车辆拥堵长达近5公里。经调查发现,两起事故的成因都是“同车道行驶时未保持必要安全车距”,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未保持安全车距”。


如今,交通部门为了提醒车主和前车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在“电子眼”上增加了车距检测功能。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除堵车等特殊原因外,车距不得低于50米!

 

36.jpg


新增不按规定使用灯光抓拍功能
此项功能主要针对的是滥用远光灯行为,夜晚会车时,远光灯可使对向驾驶员视觉上产生“瞬间致盲”,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真实事件:吴某驾驶轿车通过路口时,受到郭某驾驶的轿车远光灯影响,与过斑马线的行人发生碰撞。交警认定,吴某“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其行为在事故中起直接作用,负主要责任;郭某“不按规定使用灯光”,负事故次要责任。


日常行车期间,如滥用远光灯行为被抓拍到,将面临记1分,罚款100元的处罚。


温馨提示:目前部分车辆已配备HBA功能,可实现车辆夜间行车时根据驾驶条件自动切换远近光,从而减少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此外,车主朋友们在变道期间也注意不要压到导流线哦!


                                  

  • 【责任编辑:张东旭】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