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货车24小时禁行大讨论 政策松绑待何时?

日期:2019-09-24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李争光

货车通行难一直是不少城市面临的难题。近年来,为缓解城市交通出行压力,各地货车限行政策层出不穷,不少城市针对货车进行限行,有些地方甚至24小时禁行。激进的限行政策给货车司机带来了非常大的苦恼,也给城市物流配送带来不少困难。

 

1.jpg


如此激进的政策,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18年10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


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平衡好物流、缓堵、环保的关系,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政策,科学合理设定禁限行时段、路段,原则上禁止24小时限制货车通行,切实保障日常限行时段、路段配送车辆通行需求。


不过,《通知》中“原则”二字似乎又给地方部门留出了执法的“转圜余地”,目前仍然有部分地区对货车进行24小时禁行。


禁行、限行是各地常态
据新闻报道,日前,国务院部署近日开展第6次大督查,派出督察组,对16个省区市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情况进行实地督查。


9月2日,第七督察组抵达江西修水县,通过暗访的形式,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堵点问题展开核查。督查组调查发现确实存在24小时禁行的现象,和当地交管部门沟通后,出具了整改建议,要求不可一刀切,需按照实际情况施行限行措施。


据笔者了解,目前除了江西地区对货车“十分不友好”之外,山东、河南、浙江、河北、湖北、四川等省市都对货车在市区内开出了“免进”单。


“据我们调查,特别是各省省会城市,出于环保、节能减排、交通拥堵等方面的考虑,对柴油货车实施禁行政策。”一名卡车行业的资深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政府虽然明确表示不能对货车禁行,不过“原则”用词,使得一些地区有了操作空间。


像江西修水县城区货车禁行政策属于比较激进的类型,督察组工作人员发现,通往县城的多个路口均有货车禁行的标志。同时,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工作人员证实后,确实全城禁行,如果不办通行证的话,抓拍之后,将扣三分罚款200元。


“大致统计,全国80%以上的城市对货车都有不同程度的限行、禁行政策。”上述研究员告诉笔者,为减少货车造成的尾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问题,国内大部分一二线城市以及区域重点城市均出台了针对货车的限行政策。


“我们这边主要是对柴油车进行限制,同时也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限制,邮政专用车、运钞车,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的专项作业车辆,殡仪馆的殡葬车辆,不受限制。”成都某物流企业调度员朱勇向笔者表示.


持有《三绿工程证》的拉运鲜活农副产品车辆、《成都市货运汽车城区道路行驶证》的货运车辆,不受限行政策的影响。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曾针对重点物流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道路通行存在较多限制。


83.1%的企业反映城市限行区域过大,影响正常通行;66.2%的企业反映限行路线设置不合理;64.6%的企业反映限行时间过长;21.5%的企业反映没有允许城市通行的车型。


合理疏导才是正道
国务院督察组对修水县禁行政策给出了建议:对于禁行限行大货车,应该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要预留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时间和空间,让它进入到城区内。


这样既不会扰民,又不会影响物流企业的这种运营,满足广大市民对物流配送的需求。针对督察组提出的问题,修水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表示,将立即整改优化货车通行管控措施,调整禁行时间,由禁行改为限行。


“交通管理部门管理压力也比较大,特别是这几年环保越来越受重视,我们已经对国三排放车辆进行严格限制,限行、禁行政策是一个有效的管理办法。”湖南省某地方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表示,不否认一些地区一刀切,对货车管理采取粗暴的管理方式,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批评限行、禁行政策,合理疏导才是重要的途径。


业内专家表示,货车进城宜疏不宜堵,一些设限比较严重的城市,往往会进一步激化通行矛盾,反而带来其他的负面作用。


一些物流企业为了应对24小时禁行政策,用轻客替代货车进城,由于货车装载量明显大于轻客,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反而增加了交通运输压力。“北京不少区域都是如此,购买客货两用的车型,如果被抓了,顶多罚200块钱,也不会扣分。”顺义区某酒店用品洗护公司总经理周华如是说。


不过,近年来国家支持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力度非常大,多地不受限行、禁行政策影响。郑州市则鼓励使用纯电动载货汽车从事道路货物运输,根据相关政策,使用纯电动厢式或纯电动封闭式载货汽车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可不受高峰禁行、平峰限行等规定的约束。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