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路查治超事倍功半 发散思维从源头抓起

日期:2014-11-12     来源:浙江在线嘉兴频道     作者:佚名

    众所周知,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后患无穷,不仅严重损害交通基础设施,大大缩短道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时惯性大,会使车辆的安全性能有所降低,容易出现制动不灵或不及时等情况,影响交通环境中其他车辆或行人的安全。因此,在交通运输业十分繁忙的当下,治理超限超载几乎成了不少地方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160077.jpg


    这次海宁市组织开展的“百日攻坚”行动,可谓政府重视,组织严密,措施有力。6日凌晨的一次联合执法行动,短短几个小时就查获12辆百吨级别的超限超载货车,而且自10月10日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处理超限超载车辆88辆,称得上战果颇丰,形势喜人。但是,治理超限超载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若想仅靠一个“百日攻坚”行动就终结超限超载现象,恐怕很难实现。

    超限超载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全国各地都存在。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各地治理超限超载大大小小的行动不少,效果却并不理想。更多的时候,管理部门和货运车主都是在“斗智斗勇”,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猫鼠游戏”。虽然在治理阶段超限超载现象或许有所收敛,但行动过后很容易反弹或回潮。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治理超限超载现象时,眼睛只盯在超限超载车辆上,视野还不够开阔。

    从根本上说,车辆超限超载是为了获取最大化利益,而这种行为危害到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当然应该进行严厉查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货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情况下,如果车主不超限超载一样有利可图、有钱可赚,那么还有谁愿意昼伏夜出并冒着可能被查处的风险去超限超载运输,与管理者上演“魔”“道”对抗的游戏呢?

    如果理性地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超限超载其实是车辆生产厂家对车辆“大吨小标”、由税费导致的车辆货运成本居高不下、行业竞争激烈、车主利欲熏心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治理超限超载一定要有外向思维,要采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车辆出厂标准、优化政策降低车辆运营成本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路查治超这一招。否则,治理超限超载只能是一场劳神费力而事倍功半的持久战。


                                  

  • 【责任编辑:小亮】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