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国重卡市场以8.3万辆的销量创下近五年同期新高,同比增长42%,演绎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四连涨”。这份成绩单在传统淡季的背景下更显珍贵,正所谓“疾风知劲草”,市场的韧性在多重压力之下展露无遗。2025年1-7月累计销量已达62.2万辆,同比增长11%,为全年突破105万辆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连续数年的市场低迷之后,各方人士正翘首以待——下半年重卡销量必将延续涨势,全年17%的增幅可期。
政策东风劲吹,点燃置换引擎。截至6月初,全国各省市以旧换新细则悉数落地,政策的各项红利正在全面释放。国三、国四营运货车补贴政策精准发力,尤如“久旱逢甘霖”,为资金紧张的中小物流企业注入了强心剂。补贴细则的明朗化更是消除了坊间观望的情绪,推动潜在的需求转化为实际的订单。特别是新能源车型在补贴政策中备受青睐,政策的导向与市场选择相得益彰,车企顺势加码,中国重汽、一汽解放等纷纷推出叠加优惠,由此,形成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态势。
基建巨轮启航,工程需求蓄势待发。7月,世纪工程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正式启动,预计每年将带来约3万辆工程重卡增量。这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其设备需求高峰集中于2025下半年至2026年,为自卸车等工程类重卡开辟广阔空间,“基建兴则重卡旺”的规律或将再次在中国重卡市场上应验。中国重汽,陕汽等以工程车见长的企业将在本世纪工程中显著受益。值得关注的是,正在复工复产的上汽红岩也或将凭借过硬的产品实力以及地利优势有所斩获。
能源变革加速,双线驱动爆发。新能源重卡7月销量达1.6万辆,同比激增185%,渗透率攀升至26%,已连续五个月稳居1.5万辆高位。这不仅是政策倾斜的结果,更是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的胜利——电动重卡在众多场景中经济性已超越燃油车。续航焦虑正被技术突破化解:陕汽788马力换电重卡、三一600度电车型、徐工700马力纯电牵引车等新品迭出,大电量电池包成为标配,产品力实现质的飞跃。行业普遍预测,全年新能源重卡销量有望突破25万辆,渗透率直指30%。
燃气重卡亦触底反弹。7月渗透率回升至24%,一扫上半年同比下滑15.9%的阴霾。7月1日国内汽柴油价格上调,而气价企稳,油气价差扩大重燃经济性优势。叠加北方如山西、山东等主销省份的以旧换新政策7月进入执行期,8月燃气重卡销量同比转正已无悬念,全年渗透率或将重回20%以上。
传统与新兴共舞,出口稳中有进。柴油重卡在电动化浪潮中展现惊人定力。7月其占比仍超五成,同比增长25%,成为整体市场稳健的“压舱石”。其在长途干线运输场景的不可替代性,证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古老智慧。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同样传来佳音:7月出口约2.6万辆,同比增长超20%,增速较前几月明显扩大。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36%的高增长,有效对冲了俄罗斯市场波动,为下半年出口稳定提供支撑。
头部效应凸显,格局加速重构。市场高增长中分化加剧。7月福田销量同比飙升134%,徐工增长100%,东风亦达84%,二线龙头正以惊人速度抢夺份额。福田市占率较上年提升4.9个百分点至12.5%,徐工提升1.2个百分点至3.2%。中国重汽则以27.5%的市占率稳居鳌头,其在工程与出口双赛道的优势使其强者恒强。天然气与新能源车型更高的毛利率,令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等核心企业的利润增长有望超越销量增幅。
正所谓“悬衡而知平”,当然,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地方补贴资金到位滞后,恐怕也将影响到政策效能的充分释放;此外,货运市场“车多货少”导致的运价低迷,也将是车主购买力的潜在制约;钢材等原材料成本波动,也可能侵蚀企业利润空间。
展望下半年,政策、基建、能源转型这“三驾马车”已然并驾齐驱,驱动重卡市场高歌猛进。预计三季度起,单月同比增速将稳固在30%以上,全年105万辆的销量目标触手可及。新能源与燃气重卡的渗透率跃升、重大工程带动的工程车需求爆发、以及福田徐工等企业的份额扩张,构成了清晰的市场主线。
当“工不出则乏其事”的古训与今日基建引擎轰鸣共振,当大禹“导河积石”的远古智慧照进雅鲁藏布江的现代工程奇迹,中国重卡产业将迎来一个政策如春雨、市场似沃土的“白银”时代。下半年高增长已成定局,一个更具活力与韧性的重卡市场,正以超预期的加速度驶向未来。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