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企业间的比拼将是链合竞争,考验的是整合产业链的能力。”多年前,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对于行业内兼并重组的战略价值如是说道。如今,他耗费近二十年整合出的这条重卡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正在全面释放,
2023年2月7日,“2022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TOP50”榜单公布,潍柴动力凭借在助推汽车动力领域绿色转型中的巨大贡献,以及在“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综合效益、资源配备、示范推广”五大维度的出色表现入围榜单。
在山东重工集团的“重卡黄金产业链”中,潍柴动力发动机位于上游、是核心产品,中国重汽重卡位于终端、是拳头产品。整条产业链各个链条的技术、工艺、制造等多重优势,都将在重卡市场上得以显现。随着潍柴动力等全产业链协同效应的释放,助推着中国重汽在终端重卡市场的崛起。
协同效应提升竞争力
此次入选福布斯榜单,一个重要原因是潍柴动力连续三年三次突破商业化柴油机的本体热效率的全球纪录。
2022年11月,潍柴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2.28%商业化柴油机和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4.16%商业化天然气发动机,这是全球范围内柴油机与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首次超过52%、54%。
潍柴发动机热效率从50.23%到51.09%再到52.28%的提升,将会给直面终端市场的中国重汽带来领先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市场现有主流产品(平均46%热效率柴油机)相比,52.28%本体热效率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可实现油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2%。本体热效率越高,重卡的经济性越好。根据测算,一辆牵引车一年跑30万公里的话,仅燃料费用就接近30万元。这对投资重卡的车主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从而提升了中国重汽的市场竞争优势。
同时,内燃机这一突破每年可为我国节油1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00万吨。按照测算,如果两款发动机全部商业化应用,每年可为我国减少碳排放9000万吨,将对我国节能减排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潍柴高热效率发动机在中国重汽产品上的迅速应用,为商用车行业的绿色低碳的转型提供了一个优秀范本。
目前,中国重汽与潍柴动力同属山东重工集团旗下,依托集团资源平台,两家企业在动力领域及商用车领域协同研发,实现了技术、生态、营销的共同创新,实现了产品的最优化匹配和最快应用。在谭旭光的带领下,已跻身各自领域顶流的两家企业各展所长,在领导力、文化力、产品力、市场力上强强融合,实现了“1+1>2”的效果。
产业融合拓展新业务
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潍柴在新能源领域多个技术路线的投资布局,也为处于下游的中国重汽增添了多种新能源重卡产品,助力其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面对氢能、电动、燃气、固态氧化物以及混合动力等多种动力发展路径尚不明晰的情况下,贸然重资布局,万一押注失误,企业就会偏离主流,丧失机遇。潍柴采取了多种技术提前储备,各种路线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以分散风险,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布局了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
作为商用车行业的引领者,中国重汽将这三大新技术在新能源赛道全面布局,与自身电驱动桥技术的模块化特性进行匹配,依托研发、供应链、制造工艺等核心优势,通过研发、制造双向发力,掀起能量、效率、续驶里程、空间、安全、养护六项革命。
为了提供先进的新能源运输解决方案,中国重汽深入新能源重卡使用场景,打造超强动力、超低电耗、超高安全、超大空间、超高性价比的新能源产品,涵盖了牵引车、自卸车、载货车、搅拌车、环卫车、轻卡等系列;去年6月,中国重汽更是与潍柴动力联合发布了全国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推动我国商用车多元能源转型,加速物流运输行业的低碳转型。
一方面,产业链上游的技术突破使中国重汽在传统重卡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了领先优势,一方面新能源发动机的多头布局,为中国重汽在全新的领域开辟了新的市场。2022年被业界称为“历史最差的一年”。就是在行业低谷期,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却助推着中国重汽首次登顶2022年度重卡销量、市场占有率双冠王。
与此同时,中国重汽在终端市场的崛起,又反过来拉动了产业链上游各协同企业的销量规模,推动了整个山东重工集团业绩的良性、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市场回暖、行业逐渐出走低估,随着近二十年间构建的重卡产业链协同效应不断放大,谭旭光在2023年为山东重工集团制定了新的宏伟目标——收入目标力争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25%;利润总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实现翻番增长。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