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专栏

从“常州样本”看新能源重卡领跑者徐工汽车进阶之路

日期:2025-03-31     来源:卡车之友网原创     作者:李磊

3月28日,常州录安洲码头春潮涌动,这里正上演着一场港口物流焕新升级的生动场景——数十台徐工XG1 EH550T换电版自卸车如钢铁卫士般整齐列阵、交付用户。


江苏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明表示,这是江苏港口集团联合徐工汽车首次规模化、成套化替代新能源设备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双方再次联手、创新服务常州市港口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江苏港口集团选择徐工汽车并非偶然,而是对其技术积淀的市场认可,从徐工汽车近年来在换电重卡领域的市场销量增长曲线中,可窥见一二。

 

image001.jpg


从破局者到领跑者 徐工汽车走上登顶之路
在新能源换电重卡赛道上,徐工汽车完成了一场精彩的“弯道超车”。通过梳理徐工汽车在换电重卡这一细分领域的销售数据,一个技术派的逆袭故事跃然纸上。2017年,当行业还在争论技术路线时,徐工汽车已悄然启动“三电系统+换电设备”的同步研发,这一超前布局比行业普遍认知整整早了三年。


凭借着对换电技术路线的坚定选择和持续投入,徐工汽车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21年,徐工汽车首款换电重卡实现量产,年销量551辆,市场份额达到17.07%,作为市场新入局者,徐工汽车换电重卡首年即斩获销量亚军席位,取得“开门红”的好成绩。


2022年,徐工汽车销量步入爆发增长期,全年销量飙升至2253辆,同比增长超303%,市场份额达到17.88%,单年增量超过去四年行业总和,市场销量保持行业第二;‌2023年,徐工换电重卡销量为2876辆,市场份额达到19.58%,首次问鼎行业第一。‌2024年,徐工换电重卡销量为7144辆,市场份额达到24.90%,稳居行业销量榜首,市场份额接近四分之一临界点‌。

 

image003.jpg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2年至2024年这三年行业洗牌期,徐工创造了令业界瞩目的“三个持续”,销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排名持续向上。这种全线飘红的发展态势,在商用车新能源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徐工汽车取得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七年技术发展和沉淀带来的必然结果,徐工汽车在换电重卡领域破局赶超,最终成为行业领导者,其技术储备深度正转化为市场优势。


掌握核心三电技术 徐工汽车打造产品护城河
在新能源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始终是行业竞争的关键。历经多年的发展,徐工汽车已掌握系列新能源核心技术,实现了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零部件的基本自主可控,徐工新能源主机产品可靠性、耐久性行业领先。以本次交付的徐工XG1 EH550T换电版自卸车为例,这是专为港口重载工况打造的明星产品。

 

image005.jpg


该车型拥有超强承载、澎湃动力和高效补能三大优势。采用高强钢一次冲压成型车架,配合双层复合结构,承载能力提升30%;搭载高扭矩一体化驱动桥,50%极限爬坡能力,轻松应对复杂工况;配套智能充换电站,3-5分钟快速换电,保障港口连续作业需求。


在动力电池方面,徐工新能源换电重卡搭载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电池寿命长,续航能力强;在轻量化设计方面,徐工汽车通过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应用,使得产品自重较竞品低3-5%,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值得一提的是,徐工新能源重卡基于自主VCU能量流管理技术、独有换挡策略、数字化制动踏板、多挡位制动能量回收、集成热管理、整车轻量化、电驱动系统效率提升等集成应用,标载标准路况综合能耗低至1.0kwh/km,实用场景下能耗较竞品低约5%,单车每年可节省电耗约7000kwh,大幅提升车辆运营效益。‌

 

image007.jpg


不局限于单项技术的极致突破,徐工汽车还通过系统集成创新实现整体性能跃升。这种技术哲学,或许正是其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持续领先的关键所在。


拥抱低碳转型新趋势 徐工汽车构建新能源产业链
在全球低碳转型浪潮的推动下,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正在各行各业上演。作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领先企业,徐工汽车正以令人惊叹的转型速度,书写着引领行业绿色化转型升级的生动篇章。

 

image009.jpg


近年来,徐工汽车一直走在探索新能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前沿。通过推进新能源“三电”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攻关和规模应用,全面打通新能源技术链,推出多样化新能源产品。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绿色发展,站在常州港的码头远眺,这些穿梭往来的徐工换电重卡,不仅展示了徐工汽车新能源转型发展的成果,更预示着中国制造企业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的无限可能,相信在“双碳”目标推动的产业变革中,徐工汽车将以技术、产业、生态优势重新定义商用车行业的游戏规则。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