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专栏

重卡经济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日期:2016-05-11     来源:卡车之友网原创      作者:张久英

从市场销售“黄金十年”的峰顶跌落谷底之后;从大干快上到谋求转型升级之后;从制造的“红海”转投服务的“蓝海”之后……“重卡领域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的问题一直为业界苦心求索。

 

中国卡车公开赛常务副主席 李上雄.JPG

中国卡车公开赛常务副主席李上雄


电商的狂飙突进、互联网思维的汹涌澎湃,再加上行业创新与变革促成的高效物流解决方案、新能源智造等等如群星闪烁,每一个未来的“星际爆炸”似乎都能够成就下一个重卡经济增长点。然而,任意一个趋势到效益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一个未来都需要争取,需要等待。日前,在2016北京国际车展上,第14届“玲珑轮胎2016中国卡车公开赛”年度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中国卡车公开赛常务副主席李上雄向《卡车之友网》记者描述了一个无须太久等待便可实现的重卡经济增长点。


“将中国卡车公开赛打造成中国乃是世界最精彩的汽车运动赛事,是2016年及以后我们卡赛人的核心追求。”李上雄表示基于以上考虑,对赛事做出了全新的战略规划,2016赛季赛车总量在去年13台的基础上将达到并超过20台,相当于欧洲锦标赛的基本规模;2017年参赛赛车总量达到30台,相当于欧洲卡车锦标赛的中等规模;2018年参赛赛车力争突破40台,达到欧洲卡车锦标赛高水平赛事规模。

 

玲珑轮胎2016中国卡车公开赛年度新闻发布会现场 1.jpg

玲珑轮胎2016中国卡车公开赛年度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6年参赛车辆品牌涉及东风柳汽、欧曼、一汽、东风、重汽、陕汽、上汽依维柯红岩、华菱星马、联合重卡等,几乎涵盖全部中国商用车主流品牌。在国际品牌方面,世界最早卡车品牌捷克太脱拉(TATRA)也将于本年度进入中国赛场,以强劲的600马力志在夺冠。李上雄希望到2018年在吸引国际重卡品牌参赛方面能够实现重大突破。


得自国际汽联、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国际合作伙伴Martin Koloc的大力支持,中国卡车公开赛进一步扩大国外车手参赛比例,首先邀请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等卡车运动强国的车手代表参赛,并逐步过渡到邀请各国车队参赛。同时,中国卡车公开赛还将与国际汽联在赛车技术、改装、培训、国际赛事组织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打造成具有世界级水平、世界范围关注的顶级汽车赛事。

 

玲珑轮胎2016中国卡车公开赛年度新闻发布会现场 2.jpg

玲珑轮胎2016中国卡车公开赛年度新闻发布会现场


“卡车运动的兴起是卡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既推动了卡车营销的创新与发展,也丰富并促进了卡车文化的进步。”李上雄介绍说,自从2003年成功“东风乘龙•玉柴杯首届全国卡车大赛”以来,“中国卡车公开赛”在经历了12年努力后终于跃上了更高的台阶,向着“大赛车、大震撼、大梦想”迈进。


中国卡车公开赛的前身“全国卡车大赛”历经6年发展,在2009年升级为“全国超级卡车越野大赛”,由“技巧赛”转向“场地赛”;又是一个6年,全国超级卡车越野大赛于2015年升级为“中国卡车公开赛”,由“场地赛”华丽转身跨入专业赛道,实现多品牌赛车同场竞速。李上雄认为赛事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段升级,其实都与同期卡车市场,特别是重卡市场休息相关,“最初创办卡赛,就是因为重卡市场亟需创新营销,推广品牌,拉动消费。而以6年为周期的升级,看似巧合,其实与市场走势密切相关。其间,卡赛做出升级和调整的2009年,正是市场兴旺时期,而2015年则是市场调整的关键年”。

 

IMG_1431.JPG

 

IMG_2407.JPG


在过去的13年中,中国卡车公开赛(包括其前身赛事)一直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推广及品牌宣传摇旗呐喊。《卡车之友网》了解到,期间凡赞助中国卡车大赛的企业均获得不菲收益。福田、陕汽、柳汽、零公里润滑油等企业近些年发展良好,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品牌影响力更是不断提升,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从生产到营销和传播的努力,而卡车大赛则为参赛品牌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和平台。


从组织赛事,为人做嫁衣,到传播品牌,打造国际级卡车赛事,中国卡车公开赛自2016赛季进一步强化品牌传播。李上雄介绍,中国卡车公开赛今年的赛事传播延续电视、网络、平面、自媒体整合传播策略,推进“大传播”理念,强化品牌意识。依托CCTV-5大平台,开启总决赛央视直播;与广东体育频道联手形成一台直播、十台联动的电视转播策略,结合首赫体育网络频道,深度开发大赛的商业价值;与卡车之家,以及互联网+物流第一平台上海天地汇等缔结战略联盟,将有助于赛事在专业传播渠道内的推广。

 

IMG_1425.JPG

 

IMG_20150913_094554_1.jpg


“中国卡车公开赛搭建的是一个广阔而开放的平台。”李上雄指出,目前国内众多卡车赛事基本上是依托市场营销,中国卡车公开赛率先尝试创新模式,不仅要打造国际影响的一流赛事,还要促进卡车文化的建设,为中国卡车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卡车运动带动的赛会经济及文化消费规模可观。“我们在欧洲考察的卡车赛事每一场都是一次卡车文化的盛宴,往往会集结成百上千的卡车,场内竞技,场外狂欢。”李上雄认为无论是卡车赛事,还是卡车文化,对于中国卡车行业而言,目前的发展状况仅仅是初探皮毛,未来大有可为。国内目前约有3000万职业司机,再加上主机厂及上下游行业从业人员,“卡车圈”群体规模庞巨,卡车运动和卡车文化影响的基础民众甚至数以亿计。随着卡车驾驶人员的年轻化,以及相关人群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文化视野的不断开阔,卡车赛事和文化消费一定会得到蓬勃发展。 


依照中国卡车公开赛的规划,在未来的三年内,全年赛事将呈现出近千台重型卡车集结,数千名参赛选手参与的盛大场面,成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运动文化嘉年华。诚如李上雄的梦想,一个重卡经济的新增长点已经跃然眼前。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原创"的所有稿件、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必需获得本网的书面授权才可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的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非原创稿件来源于客户供稿或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会尽快移除被控的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北京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