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15前夕,不少企业的负责人都会如坐针毡。对于他们来说,“3.15晚会”就像那只没落地的靴子,只要节目结束的字幕还没出来,他们的心就放不回肚子里去。
我国有句俗语叫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有些人之所以对这一天或这个节目如此忌惮,注定心中有鬼。中国商用车企业可聊以自慰的是,从1991年的第一场“3.15晚会”至今,尚没有出现过相关企业的身影。
2004年的“3•15之夜”首次涉及汽车相关的问题——汽车消费维权;2011年,锦湖轮胎“质量门”曝光;2012年,克莱斯勒4S店虚报汽车配置;2013年,大众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存隐患;2014年,上海大众及上海通用等车企被诉油耗虚标;2015年,路虎极光变速箱故障频发,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奔驰4S店存在维修黑幕。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1年开始,汽车维权相关的问题从未在“3.15晚会”上缺席,只是节目始终未提及过发生在商用车领域的诸多纠纷,是不是有些“避重就轻”?毕竟与虚报配置、维修暴利比起来,商用车用户因为严重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车毁人亡事故,以及群死群伤事故,其破坏程度要更加触目惊心一些。
不“挨批”不意味着不存在问题。实际上,农历春节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商用车领域暗潮涌动,多家企业因多种问题被媒体关注。
随着商用车与普通大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发生在车辆使用、用户维权等环节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目前,我国的商用车保有量早已达数千万辆的级别,有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的商用车保有量将达到3300万辆,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怎会遇不到问题?如此看来,商用车企业在“3.15晚会”中露脸只是迟早的事情。
之所以这样说,是鉴于我国商用车用户最为复杂的用车环境与商用车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现状而做出的客观判断。尽管我国的汽车工业号称有超过60年的历史,但由于多种原因,其正式大发展却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也不过30多年,与国外动辄百年的汽车企业相比显然还不够成熟。更要命的是,这30多年的时间里,大多数车企都在忙合资,虽然也换来了一些技术,但真正消化吸收的并不全面,特别是在整车的质量管控、员工素质建设等领域,与国外成熟的管理机制有着很大的差距。此外,我国地大物博且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用户的用车工况非常复杂,车企在这种环境中要做到万无一失似乎并不容易。
以新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最近几年,电池寿命、整车安全、续航里程、充电维护等环节上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新纠纷的爆发源,最近热议的纯电动公交莫名停运以及真假“骗补贴”的事件都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卡车之友网》并不是要以八卦的心态妄加猜测谁将在今年的晚会上“中枪”,而是要善意的提醒各家车企的注意,不管你是一家多成功的企业,在中国的商用车江湖上行走,必须要坚持如履薄冰的心态,而且要抱着一个“做良心企业”的态度,稳步前行。
同时,《卡车之友网》也为中国的商用车企业道一句不公——企业之所以生产低价低质的车辆,排除企业为节省成本或技术水平所致的因素外,实际上,在车企、政策环境与用户之间一直存在着一条“死循环”。一个简单的例子或许能够说明问题的关键:车企设计产品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需求,也就是用户想买什么样的车,企业就生产什么样的车。鉴于商用车是赚钱工具的本质,用户希望买到的必然是“花最少的钱而能给自己换来最大利润的车”。问题的关键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低价的车往往意味着低配甚至低质?!
另外,用户的购买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收入水平,近年来,尽管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用户面临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且不谈运费越来越低和永无休止的高速收费,单是“公路三乱”(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就让卡车用户不堪重负,大量卡车司机向《卡车之友网》反映,因计重收费执行标准各地不统一,经常是标准内总重的车辆在一些区域会莫名被罚,而且还“重复罚款”。有卡友表示,只要执法部门想罚款,总能找到理由,一不小心就会被以“超高、超长、超宽、超载、非法改装、遗洒”等各种各样的原因罚款,可谓是“罚款猛于虎”。
一系列的现象道出了卡车用户的不易。利润被层层盘剥的用户如何去更新车辆、有什么条件去选购高端车、有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去精心的保养车辆?用户的需求在中低端徘徊,车企自然就减少了推广中高端及高端车的动力。重要的是,企业赚不到钱,没有资金研发,进步就无从谈起。现状只能是逼着企业口中喊着进军中高端市场,但却始终不愿意放弃中低端市场。中低端车型本就是实用第一,可靠性不会太高,这种局面下,卡车市场又怎可能不出现集体维权的尴尬?当然,低价并不是低质的理由,但只要生产成本摆在这里,所谓的“死循环”就一定会存在。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仍以卡车为例,中国卡车品质不如国外的产品,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车企,一辆整车涉及到千余种零部件,能不能将其组装得好,除了取决于车企的技术水平外还与本国的整体工业生产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一家卡车企业的负责人曾对《卡车之友网》表示,他们的产品要走出国门,但却被一些国家拒之门外,理由是使用的钢材不“达标”。“我们使用的宝钢钢材已经是中国最好的钢材了,如果仍不达标,企业也无能为力了。”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旦依赖进口,产品的成本会翻倍增加,价格优势全无,在竞争中又会陷于被动。
这就是中国车企的生存现状:一方面要自强不息的发展生产;一方面又要面对诸多外界不可控的因素,在取舍过程中要做到毫不失误实为不易。《卡车之友网》认为,目前商用车行业面临的困境需要全国上下整体环境的改善,比如更统一的标准,更规范的执法,更合理的运费定价机制,行业整体更高的生产标准等等。一言以蔽之,卡车产业如果出问题,一定是一整个链条、整体的执法环境以及全国的经济形势所致,绝不可以以偏概全。
如今,“3.15”将至,商用车企或许也不必战战兢兢,“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只要你还没跨越良心的界限,害怕“鬼敲门”的人里面就不会有你。当然,这也绝不是为车企将来有可能会犯的错进行开脱。我们只是想说:任何问题都并非孤立,“3.15”揭露“丑恶”的同时也应号召企业、社会及政府作出反思,只有上下齐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企业乃至社会才能进步。而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不思进取之心、不负责任之行、不能改变之规,远比“3.15”更可怕。行文的最后,笔者不妨借用一位轻卡界大咖的话术作为结束:任何时候,汽车都不可能达到完美,但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和精神。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