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专栏

重卡为何瘦身

日期:2015-03-10     来源:卡车之友网     作者:孙广义

2008年之后,我国重型卡车行业掀起了“轻量化”热潮。每年的车展上,各厂家都将“车身轻量化”作为一个亮点加以宣传。但是,媒体报道的,大多是厂家推广轻量化产品的新闻,却鲜有消费者争购轻量化重卡的报道。重卡轻量化缘何“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

 

105343.jpg


答案是:我们的重卡轻量化之箭,虽然瞄向了“为消费者服务”靶子,却没能对准靶心。


欧美发达国家开发和应用铝制品,让重卡达到轻量化,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出发点是:降低尾气排放,提升整车的安全和稳定性能。例如,38年来一直倍受欢迎的美国福特F-150型皮卡,在2012年7月“计划将采用更多的铝制部件”时,其新闻发言人迪普表示,福特公司致力于减轻车身重量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法规要求,提高燃油经济性——2011年美国实施相关燃油经济性法规,要求美国车辆到2025年的燃油效率达到平均每加仑54.5英里。


而中国重卡实施轻量化的出发点,却是为消费者解决计重收费问题。

 

51268.jpg


的确,中国的道路运输环境对重卡十分不利,层层设卡收费,让用户难以招架。有媒体记者曾专门作过实验,用一辆标准装载的重卡跑运输,实验结果扣除燃油费、过桥过路费和名目繁多的交通罚款后,竟亏损5000多元。这种环境,逼着车主不得不超载并逐渐成为习惯。实行计重收费后,把重卡车主通过超载方式赚钱的路子又堵死了,咋办呢?致力于为消费者服务的厂家,便自觉地开展了车辆减重,其目的,既可为车主提高运输效益,又可打开自身产品的市场销路。


这种一举两得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当前,我国商用车自重较国外同类车高10%-15%,有的甚至更高,例如载重40吨的牵引车,自重基本在9吨左右,而国外同类型重卡只有7吨,超重28.57%。国外有关机构测算显示,自重每减轻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望下降0.4升。若按年行驶10万公里计算,共可节油400升,每升燃油价格按5元计算,那么仅此一项即可节省费用2000元。如果将载重40吨的重卡牵引车的自重减少2吨,达到国外同类型车一样的7吨,那么一年节油将是8000升,节省的费用高达4万多元。这样,不要说每次多拉2吨货赚的钱有多少,仅节省的4万多元油费,就是车主的纯利,何乐而不为?


但是,这种想法是基于“中国重卡消费者还处于捞第一桶金”的原始阶段而生发出来的。厂家似乎认为,重卡消费者都是要钱不要命的主。在宣传自己产品在轻量化上如何如何时,都表述为“未来重型卡车的发展趋势是,朝着轻量化、节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将“轻量化”排在首位,“安全化”排在末尾。这给人的感觉是为了轻量化而轻量化,而不是出于安全考虑。殊不知,天天在高速公路上奔走的重卡车主们,每天都要看到血淋淋的车祸,开车越久越胆小,“宁可开慢点,多烧点油,也不能拿生命开玩笑”是众多重卡车主的共识。换句话说,还处在“赚第一桶金”的重卡消费者,虽然很看重车辆的经济性,但是对安全性的看重度,并不亚于经济性。因此,君不见在每年车展上,当厂家推出轻量化重卡产品后,围在车前观看的人多,看后沉思的人多,掏钱购车的,则寥寥无几。


让重卡消费者对轻量化车型心生疑虑的另一个因素,是厂家开发轻量化新品的“快速”与“匆忙”。


轻量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通过材料和新的结构来减轻车辆的重量,更重要的还要通过合理的匹配保证车辆的性能。不是将某个零部件由钢铁换成铝合金、将钢板弹簧减薄零点几个毫米,就可以奏效的。因此,国外在卡车轻量化上是十分慎重的。以上述所言的美国福特F-150型皮卡为例,他们在2012年对外宣布“计划将采用更多的铝制部件”以减轻车辆自重时,新闻发言人坦言“目前还不甚成熟”,“目前还不是讨论公司未来产品将采用何种具体办法或解决方案的成熟时机”,“最后车体设计尚未确定”。要知道,在此之前,福特早已是全尺寸皮卡铝制部件应用的领导者。2004年,F-150皮卡车就采用了铝制发动机罩;自2010年起,福特的SVT Raptor版本卡车就开始采用铝制下控制臂。应该说,他们在卡车轻量化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即便如此,仍不敢轻易推出采用更多铝制部件的新型轻量化产品。


中国的重卡生产商却是另一回事,推出轻量化产品之前,没有“前戏”。总是出人意料地将一款款新品拿到消费者面前,而且对其轻量化,对其能给车主带来多少经济利益,都“用数据说话”。开发轻量化重卡,似乎是一件稀松的事情。但越是这样,越让消费者心生疑云。2009年底,某企业在商务大会上,甚至现场用大秤称轻量化重卡车的重量,让参会者眼睁睁地看到该产品“的确轻了一吨多”。但受访的重卡车主却心存疑虑:“能多拉的确是好事,但用户不愿意用安全换赢利。如果以削弱车辆的抗撞击性能为代价来减重,我觉得并不合适。”


一些专家对此也心生疑虑:“轻量化车型能用吗?如果一用就坏,那轻量化有什么意义?”“有人说,价格降低是减少了不必要的耗材,可是按照这一说法,那我们的卡车回复到30年前的斯太尔就是‘轻量化’了,因为那时的钢板厚度比现在要薄。而使用替代材料的轻量化车型的价格肯定不会便宜,本来用的是普通钢,改用高强度钢后,价格应该是上涨的,因为高强度钢很贵。”这段话,虽然让厂家听着不舒服,但能说他没有道理吗?


让重卡消费者对轻量化车型心生疑虑的第三个因素是,运用的新材料是否有售后服务作保证。我国轻量化重卡走的是两条路,一种是全车铝制化。典型代表是生产水泥、橡胶和铝业的山东丛林集团,在“多元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战略指引下,在2009年研制和相继销售了8个型号、19辆全铝制半挂车。他虽然“成为我国唯一一家获得工信部核准的具有铝制挂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但是能否异军突起,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别说在中国,就是发达国家也认为“全铝制车身是不切实际的”。美国福特也表示“不会制造全铝制皮卡”,更别论重卡了。因为目前“大多数汽车车体修理厂不能修理全铝制车辆”,即使能修理,也“修理费昂贵,而且全铝结构车辆的保险费会大大增加”。第二种轻量化路线,是零星的、分散的在某个或某些零部件上使用铝制零部件,诸如铝轮毂、铝油箱、铝挡板等。国际上的重卡轻量化大多采用这种方式,中国重卡生产商也大多如此。但是,不耐用,维修麻烦费用高,仍是中国重卡用户的普遍担心。


重卡消费者普遍认为,重卡轻量化的确是世界目前的热点,也是一种大趋势。中国重卡厂家研发轻量化产品是必要的,消费者也是完全欢迎的。但是,消费者需要的轻量化重卡,是以安全为前提的,是有售后服务作保证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重卡轻量化应该是社会整体水平提升、运输效率提升的体现。当前需要的“轻”,是交通运输环境中的减负,而不仅仅只是厂家在产品中“减轻材料重量”的一种努力。
 


                                  

  • 【责任编辑:卡友】

验证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卡车之友",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卡车之友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卡车之友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不良信息举报 频道信箱 给我们提意见 新版首页上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卡车之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卡车之友网站 京ICP备1204618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75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