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以“改革开新局 创新走在前”为主题的中国重汽重组改革创新发展四周年纪念大会在济南召开,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回顾了中国重汽重组改革创新发展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总结改革发展获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动员和激励全体干部员工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为将中国重汽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再立新功。
谭旭光表示,四年来,中国重汽在壮士断腕的改革阵痛中突围,在争分夺秒的自主创新中蜕变,在跌宕起伏的行业波动中奋进。正确的决策、高效的执行,将中国重汽从危机边缘拉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在全球擦亮中国重汽品牌,不仅用一张亮丽的成绩单兑现了四年前的承诺,也让中国重汽实现了“四大跨越”:
创造历史最好经营业绩,实现向中国商用车领军企业的重大跨越
谭旭光表示,重组后的2019-2021三个完整年度,中国重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62亿元,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长5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9亿元,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长110%;累计销售整车116万辆,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长59%。
其中,重卡市场占有率从重组前的16.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3.3%,从国内行业排名第三位跃居到第一位;柴油轻卡市场占有率从重组前的12.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5%,从国内行业排名第四位跃居到第二位。重卡出口占我国行业出口总量的50%,今年1-7月份达到了创历史新高的4.83万辆,同比增长46%。
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向高效市场化经营机制的重大跨越
谭旭光表示,2019年1月24日,职代会通过了《中国重汽集团深化改革十条意见》,开启了“海陆空”全方位同步改革,推动中国重汽机制市场化、业务核心化、管理精益化,为高质量发展铺平了道路。
一是“三能”机制改革让重汽“活”起来。迅速导入“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市场化“三能”机制。全员“卧倒”再“起立”,全员素质再体检,全员价值再评估,通过公开透明竞聘等方式,实现领导干部数量降幅27%,平均年龄下降5.04岁,80后干部占比从27%提升到68%。高质量招才引智中高端人才6800多人,其中博士从2018年的9人增长到现在的136人。全面推进高目标、高竞争、高激励的市场化考核,彻底打破了“大锅饭”,以业绩论英雄,真正拉开收入差距,同岗位业务人员月收入差距最多超过30倍。
二是主辅分离改革让重汽“专”起来。心无旁骛攻主业,房地产、医院、幼儿园、低端零部件、非主业参股企业一个不留,累计退出企业89家,非主业资产变现90亿元现金流,集团资产负债率从70.3%降到60.2%。
三是降本增效改革让重汽“好”起来。所有费用实行归口管理,坚决斩断利益链,实行公开透明招标。累计采购降本贡献251亿元;办公费从2018年的7518万元下降到2021年的3800万元,降幅49.5%,累计降本3718万元;接待费从2018年的7059万元下降到2021年的1503万元,降幅78.7%,累计降本5556万元。
重塑自主高端重卡“黄河”品牌,实现向行业一流科技的重大跨越
推动中国重汽从引进、模仿、跟随向自主正向研发的历史性转变,研发投入从2018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7亿元,增幅185%,四年累计100多亿元,超过之前十年投入的总和。研发人员从2018年的1102人增长到现在的3561人,增幅223%。
重塑黄河品牌,重磅推出全球首款风阻系数0.37的全新一代高端黄河重卡,实现了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迈进,圆了几代中国重汽人的心愿。2021年,研发国内第一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黄河”牌雪蜡车。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氢燃料电池重卡在港口等多场景批量应用,走在了行业前列。研发全球首台日检1.2万管的移动核酸检测车,在科技防疫中彰显国企担当。
高标准建设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跨越
2020年2月12日,克服疫情重大不利影响,在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开工建设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在全国率先打响了重大项目建设的第一枪。全体施工人员封闭在建设工地,一期项目仅用280天的时间,于当年11月19日正式投产,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建设奇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