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专用车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累计销售55.05万辆,同比上升5.26%,但增长的繁荣却难掩专用车行业“内卷”背后的阵痛。
有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是,专用车在售企业数变少了,而且是三位数的消失。
根据《专用汽车》杂志统计,今年上半年销售专用车的企业数为987家,相比去年年底减少了114家,而把这个数放到具备专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那么现在专用车市场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状态显得尤为残酷。
现在专用车市场竞争的规律不仅是“大鱼吃小鱼”,而且是“快鱼吃慢鱼”,只有比别人变化得快、变化得早、变化得好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从在售专用车企业的分布来看,专用车小散乱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上半年销量小于100辆的企业占比高达74.06%,销量大于1000辆的中大型专用车企业正逐渐压缩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现在专用车市场有点像枯水期的热带雨林,不管以前吃草的或者吃肉的,市场的参与者已经不会挑剔食物的口感和新鲜度,以时间换空间,只要“熬”过去一切皆有可能。因此,行业洗牌最终的结果是市场集中度的大幅提升,活着——就是当下专用车企业最大的命题。
现在的专用车市场一边痛斥“价格战”让企业难以生存,一边又不得不被动参与其中,这是当前整个专用车行业无法打破的“怪圈”。
从月度在售企业数来看,今年的情况好像变得更糟了,特别是近200家企业消失的开年红,让市场竞争的惨烈显得格外冰冷和刺眼。惨烈的“价格战”从2023年打到了2024年,从半挂车打到了整个专用车市场,至今仍没有熄火的迹象。
除了普货物流的大幅增长,上半年几乎所有的专用车领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专用车增长的领域,要么基数比较小,要么增长幅度可以几乎忽略不计。
以主机厂为主的普货物流近4.8万辆的增量掩盖住了大多数专用车企业真实的生存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上半年专用车销量增长背后,很多专用车企业无法感同身受的原因。
市场的不景气,更换赛道已经成为很多专用车企业的生存法则,因为相比对内的革命,产品的延伸更为便捷和迅速。然而新进入者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让专用车各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更加复杂。
赛道越来越拥挤,生存压力日益增大。曾经“热闹非凡”的细分领域风光不在,市政环卫、冷链和医疗已经不再成为“香饽饽”,新的竞争者已经开始涌入应急保障、油田和专业运输类,试图分一杯羹。特别是国债项目的吸引,消防、应急等领域成为眼下专用车最为热门的阵地。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油田类为例,上半年1652辆的销量累计有96家企业生产,如果平均下来每家不到18辆,每月不到3台,就连很多年前被行业十分看好的冷藏车平均下来每家每月销量也不到26辆,产能过剩,竞争者的涌入,因此让价格战不得不成为很多企业唯一的选择。
搜索2023年以前的专用车关键词,大多聚焦在“政策”“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等方面,而到了今年,专用车市场的核心关键词只剩下“价格战”和“内卷”。
与乘用车市场卷品牌、卷价格、卷技术不同,我认为现在的专用车市场只剩下“卷生存”。“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获得一席之地,非常考验企业经营者的智慧和良心。
吴伯凡说,洞察到客户的需求,改造旧物种成为新物种,就是创新。不想成为行业竞争的棋子,就要有能看到棋盘外的视野,与所有专汽人共勉。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