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友网 首页 > 卡车文化 > 正文 返回 打印

奔腾不息的“黄河”

王晓辉  2016-12-26 10:08:43  卡车之友网原创

06c749760a8775e757f9f80f6b06c5c5.jpg

 

历史的车轮挟带着风云滚滚向前,今天当我们翻阅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壮丽画卷时,去追寻逝去的青春、飘散的岁月,在凝视庄严国旗下的光荣与梦想的同时,我们总能在其中寻找到中国汽车人执着而坚韧的身影。


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在朵朵白云的蓝色苍穹下回响,彼时,56岁的毛泽东面对几近崩溃的民族工业,却不无失落地感慨:“我们会造什么?除了桌子椅子,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


此后的十多年间,中国汽车人励精图治,发生了三件大事。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上,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历史新时期。


——1958年3月,中国第—辆轻型载重车NJ130 2.5吨载重汽车在南京诞生,后经一机部定名为跃进牌。


——1960年4月,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8吨重型汽车在济南诞生,由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作为原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的办公室主任,如今已89岁高龄的王平涛老人,自工作伊始,就见证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的设计研发生产工作的全部过程。

 

image003.jpg
89岁高龄的王平涛老人接受卡车之友网专访


在中国重汽近四十年的工作中,王平涛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撰写各类文件,这其中包括黄河8吨卡车的各种材料。直到今天,中国重汽档案室内还保留着老人当年撰写的各类文件近40万字。


回想起当年那些抡铁锤、流大汗的创业生涯,老人沉静的心有些按耐不住的激动。2016年6月,《卡车之友网》记者在济南大明湖东门临街的一栋朴素楼房内,与王平涛老人面对面,尘封多年的历史仿佛霎那间洞开。


遥望着窗外满目的绿色,将时空拉回到60年前的青葱,耄耋老人正值青春年少的风华正茂,昔日的激情岁月扑面而来。那些令人神往的黄河重卡往事,记忆虽未必深刻清晰,却总蕴含着沧桑岁月的原汁。


1958年4月,中国重汽的前身,济南汽车配件厂曾参照前苏联嘎斯49车型试制出了黄河牌JN220型越野汽车,并在当年生产出了29辆,由此揭开了济南市制造汽车的序幕。老人说,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不允许生产同样的车辆,这成为了老济南厂生产八吨重卡的契机。


“1959年底,厂里听说国家计划要生产8吨、12吨、15吨的三种重型汽车,当时的厂长王思科就与王子开飞奔到北京,主动请缨生产8吨汽车。”老人说,制造属于自己的汽车不仅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更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魂牵梦绕的心意,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愿望像野草一样在心头肆意生长。


不过,理想与现实总如泾渭之水清浊分明。新中国成立后没几年,整个中国都处在一片凋零的状态之中,百废待兴的局面,没有任何基础的汽车工业想要起步腾飞,艰难程度好似黄河水倒流。


“首当其冲的拦路虎是设计难题。”老人说,“为了使工作能够开展下去,厂里请来了30多名大学生,加上我们自己的设计人员,合计超过了50多名技术人员,老重汽人就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始了测绘,画图,技术分析等一系列的工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在王平涛的记忆中,本着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精神,老一代重汽人开始了跋涉艰难的设计工作。


汽车设计本来就庞杂多变,我们又没有经验,困难可想而知,但那时候的人们不惧雨袭,不惧风来,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他们有着难以抑制的青春激情,能够承受企业给予的泰山压力,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王平涛说。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经过100多个日出而作,日落不熄的昼夜奋战、苦战之后,黄河150八吨重卡的图纸设计最终拨云见日,跃然纸上。随后,迅速进入到组织生产的新阶段。


“我记得开始造车的时候,厂里开动员大会,根据个人的强项分配任务,我的任务就是生产制造差速器壳体,任务非常紧急。上午领到毛坯件,下午就开工干,因为厂里要求所有的配件必须要在15天内完成,但我们不到一个礼拜就基本完成。每天连轴干,厂里的每一位职工都是早上赶着星星进厂,晚上伴着月亮回家。”


1987年退休的副厂长韩云柱,进厂伊始就见证了中国重汽八吨重卡的前后研发生产的全部历程。1959年,当厂里决定要生产重型车时,工作讲究方法与策略的韩云柱,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

 

image005.jpg
韩云柱接受卡车之友网专访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接受《卡车之友网》专访时,韩云柱告诉记者,这是中国重汽人60年前最真诚的写照。


“那时候的老重汽人每一位都有着不甘落后、勇于开拓的精气神儿。可以这么形容,厂里组织是迅速的,技术人员行动是敏捷的,工人劳动是任劳任怨的,老重汽人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迅速将身心全部投到了黄河JN150的工作中去。”


不过,挑战困难从来都不会一蹴而就,在零的基础上,其实,卡车制造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条无法跨越的湍流水,难以逾越的雪峰山。


那时候济南城内的各种汽修厂、配件厂不仅设备简陋,技术也异常陈旧落后。


比如说,驾驶室没有模子,技术人员用最笨的方法先敲出一个车壳,外面附上水泥,硬化后把里面车壳拿掉,成型了水泥模具。


比如说,厂里没有大型冲压机,车辆的大梁无法成型。“我们就用大的千斤顶来压大梁,回来后,厂里就买了6个大千斤顶做成了压弯的设备。我们就是用这个设备压出了JN150的大梁,结果发现,效果很好。”


比如说,去钢厂寻找制造钢圈的材料,未果后,几经周转前往铁路局弄来铁轨钢,将其改成钢圈,使用效果良好。


比如说,先后多次派人员前往上海耀华玻璃厂,请其提供帮助研制弧形挡风玻璃,“为了让玻璃和驾驶室窗框吻合,我们专门把驾驶室运过去,然后再派钣金工专门现场调整,合适的留下,不合适的就砸了,历经多次往返才最终定型。”


回想起当年的光景,无论是王平涛,还是韩云柱,时光仿佛被凝固而历历在目。尘封的历史,正以它自身的印记铭刻着创业初期的重汽人,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各种艰难努力。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王平涛说,“那个时候,不光是厂子穷,国家也穷,很多东西都是用了很多年,直到不能再用了之后才扔掉的。比如说,为了生产JN150,厂里专门成立了革新车间,自制了上百台专用的组合机床;比如说,压弯的设备,用水泥造出的驾驶室模具、等等,等等,都是用了很久很久之后才扔掉的。”


当年,车辆的装配对于老重汽人来说也异常困难。王平涛说,技术人员发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颠簸严重是的螺栓非常容易脱落,必须要重新设计图纸。“进行生产设备投入,装配工艺的改进,问题就是在不断发现、不断修改的反复过程中逐渐得到解决。”


再比如说,车辆用的是上柴6135Q大功率柴油机,发动机体积大,重量大,缺点很多,老重汽人是历经多次工艺改进才最终合适安装的。


1960年4月,试制出8吨汽车2辆,定名为黄河牌JN150型汽车。第一批试制汽车经过试验,暴露出多处设计问题,遗憾的很,试制车并没有通过国家的鉴定。


“尽管有些失落,但老重汽人却丝毫也没有气馁。”在韩云柱的印象中,第一轮试制失败后,当时的厂长王子开与技术小组反复讨论了多次进行改进,同时采用支援阿尔巴尼亚的卡车配件重新装车。


新一轮的攻坚克难整整经过2年时间的考验,1962年黄河JN150再一次进行了2.5万公里的路试,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车辆的总体质量就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标。


“这是零的突破。”回忆起激情奋斗的往事,王平涛老人情夺神飞,尘影梦痕历历如绘,其风情与美好丝毫不亚于窗外旖旎的大明湖风光与历史底色。在老人的印象中,在生产制造重卡的历史中,与其说,好运气总与好事多磨的中国重汽如影随形,倒不如说是天道酬勤,上天对艰苦创业的老重汽人给予了最大的眷顾与帮助。


“是济汽职工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造国产车的志气,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仅仅用了40天的时间就绘出了几百张草图,依靠最简单,简陋的设备和手工生产出了几千个零件。”


1963年3月,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桃花开满山的温暖时节,彼时,JN150鉴定会由汽车局副局长胡亮带队,组织了一个鉴定班子到济南做鉴定,仅汽车局就来了12个人,还有全国汽车行业的专家代表,整个鉴定会开了半个月。最后终于通过了鉴定验收,厂里到处都在欢呼着。

 

image007.jpg
黄河150 (来源于互联网)


“可以说,中国重汽最初创业的故事就是一曲动人心弦的旋律,让这片古老的大地回响着青春与生命的活力。”在王平涛的记忆中,千万年来,那纵贯了老济南城的黄河水,不仅滋润灌溉着济南的大地,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奔放的济南儿女。它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激励着重汽人不断的自力更生,锐意进取,不断进取。



/photo/201609/2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