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友网 首页 > 零部件 > 正文 返回 打印

潍柴向“新”:中国工业装备龙头的“新质”蝶变

佚名  2025-07-09 11:31:05  潍柴

在6月26日至28日于沈阳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矿业展览会(CIME2025)上,潍柴携多元燃料矿山动力重磅亮相,其打造的“柴油-甲醇-燃气-混动-纯电”等多元燃料动力体系,提供了破解矿山行业缺少自主可控动力痛点的“中国方案”。 

 

640(132).jpg
潍柴多元燃料矿山动力亮相中国国际矿业展


实际上,以柴油发动机起家的潍柴,经过数十年的潜心钻研和不断拓展,早已完成从单一动力到跨国工业装备龙头的蝶变,完成了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领域的全球布局,除了传统动力,潍柴还积极拥抱新能源,阔步走向未来。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自去年6月底新一届党委班子上任以来,山东重工集团拓市场、优布局、抓创新,经济运行质效持续向好,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00亿元,同比增长8.7%;利润总额281亿元,同比增长28.7%,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而潍柴正是山东重工规模体量最大、科技实力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核心业务板块。


新产品竞相亮相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在上述6月底的展会上,潍柴12M55柴油发动机、16M33柴油发动机、WP17T甲醇发动机、WP14T柴油发动机以及新能源动力电池+电机等产品悉数亮相,吸引了众多嘉宾关注。


据悉,展会上的不少产品,才刚刚推出没多久,潍柴正通过各种展会积极把新产品全面推向市场。


在此之前的5月9日,潍柴矿山动力第二代新品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集中亮相,涵盖适配矿挖、刚性矿卡的M系列大缸径矿用产品,配套矿挖、宽体车的H/T系列产品,标志着潍柴打破了大型矿用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国际垄断,按下行业自主可控进程“加速键”。

 

640(133).jpg
潍柴矿山动力第二代新品在鄂尔多斯发布


仅以M系列大缸径矿用产品为例,其有M25、M33、M55等三大平台,涵盖10个系列,排量覆盖19.6L-87.5L,功率覆盖522kW-2800kW,适配55吨-400吨刚性矿卡、90吨-400吨矿用挖掘机、600马力-1000马力矿用推土机等主流大型矿山用设备。


具体来讲,12M55柴油发动机,可配套220吨-290吨电传动刚性矿卡,适应矿山高负荷、多粉尘的恶劣工况;大修周期大于2万小时,满足客户对设备大型化、高运输效率、高可靠性的迫切需求,为大型矿车提供高效可靠“中国心”。


而再早的4月22日,以“为省油而生”为主题的潍柴全新一代H/T-2.0高热效率发动机产品发布会,在南京举行。潍柴共推出12L、14L、15L三款产品,功率覆盖460-680马力,以突破性的热效率技术和全方位的性能提升,直击物流行业燃油成本占运输总成本高达40%的核心痛点,为中国物流运输行业带来“省油、省钱、省心、省时”的全新价值体验,开启大马力商用车效率革命新时代。


凭2024年国内重卡动力38.7%的市占率、重型发动机销量全球第一,潍柴以持续创新巩固行业领军地位。


经济导报记者获悉,近10年,潍柴在发动机板块研发投入超300亿元,研发强度超过6%,居全球同行业前列,四年四次刷新柴油机本体热效率世界纪录筑牢科技“护城河”,并且不断以大马力产品升级迭代,为客户和市场提供大马力、低油耗的产品。 

 

640(134).jpg
潍柴全新一代H/T-2.0高热效率发动机产品发布会现场


新领域不断突破

2025年2月,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满慎刚在与潍柴科技人才座谈交流时指出,潍柴要在迈向世界一流上持续走在前,全面推进清洁能源、新能源、多元动力系统建立行业领先优势,带动集团整车整机发展,助推集团战略转型升级。


其实,潍柴在新能源领域已取得突破,在沈阳的展会上,除了大缸径发动机引发关注外,潍柴面向行业推出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增程电机等拳头产品,尤其让业界感觉意外。


以潍柴B50动力电池产品为例,其电量覆盖170-828kWh,具有针刺不冒烟不起火、专用涂层超强防腐、工作温度范围-35℃-65℃、预锂技术加持带来优异循环寿命等核心性能优势,成为行业内兼具长寿命和快充功能的佼佼者,可满足装载机、挖掘机、矿卡等不同细分市场的用电需求,让客户在整车全生命周期内使用无忧。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潍柴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突破,源于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的背景下,潍柴从2010年就超前谋划新能源业务,聚焦国内外新能源前沿技术,在新能源动力系统开启全面布局,致力于向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比如在燃料电池方面,2018年之后,潍柴先后投资加拿大巴拉德、英国希锂斯、德国欧德思、瑞士飞速集团等,掌握了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资源,建立起“单电池-电堆-系统-整车”的氢燃料商用车完整产业链。


“目前,我们的新能源产品已经涵盖四大板块,涉及部件、系统、总成和整机,广泛应用在重卡、轻卡、客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潍柴新能源相关人士介绍说,目前潍柴电池产品共有100余款,电量覆盖2-1000kWh;潍柴电机产品30余款,广泛应用于增程混动、DHT、电驱桥产品;控制器产品20余款。


据介绍,潍柴新能源在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技术方向已全面布局,借助集团全产业链能力,基于终端场景、工况,精准理解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快速准确响应开发新能源产品。


2025年,潍柴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等新能源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将大大提高。


3月28日,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下线,标志着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这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据介绍,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建设项目,布局50GWh电池PACK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其中一期占地249亩,规划建设4条刀片电池PACK线,具备电池PACK 20GWh/年产能。

 

640(135).jpg
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


新模式助推增长

2025年6月30日,山东重工集团党委提出打造“六个重工”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打造品牌卓著的国际重工。而在国际化方面,潍柴显然又是国企出海的佼佼者。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潍柴动力交出了一份历史最优的盈利数据,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56.91亿元,同比增长0.81%;实现归母净利润114.03亿元,同比增长26.51%,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细究这份年报可以发现,潍柴的增长除了“动力总成、整车整机及关键零部件”这一核心业务板块保持强势外,从事农业装备业务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15.8%;海外控股子公司德国凯傲集团实现收入115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3.7亿欧元,同比增长17.5%。


而分地区来看,潍柴动力2024年国外收入为1197.74亿元,占营收比例的55.53%。


这代表着潍柴从十几年前开启海外并购开始,其发展已从内生增长为主变为“内生与并购”两条腿走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以来,潍柴集团先后把法国博杜安、意大利法拉帝、德国凯傲和德国液压传动、美国德马泰克、PSI等10多家全球高科技企业先后纳入潍柴大家庭,补齐了我国在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高端液压、CVT动力总成、燃料电池等领域的技术短板;又逆向整合陕汽重卡、雷沃农业装备、雷沃工程机械等产业资源,构建起了全球绝无仅有的同心辐射产业生态圈。


截至目前,潍柴拥有海内外上市公司7家、股票10只,全球员工10万人,年营业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主营业务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装备等六大业务板块,分子公司遍及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从产品看,重型发动机、重型变速器销量全球第一,工业叉车、豪华游艇全球领先,农业装备销量中国第一,重型卡车中国领先。


难能可贵的是,潍柴所有的并购和扩张,都坚持非主营业务不做、低附加值产品不做、重复性规模扩张不做的原则,从而实现了企业的稳健增长。


这样的潍柴,未来值得期待。

 

640(136).jpg
潍柴工业园一角



/parts/202507/8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