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友网 首页 > 重卡中卡 > 正文 返回 打印

行者无畏,上汽红岩00后徒步55公里复工记

熊悦  2020-03-24 17:46:01  卡车之友网原创

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其实讲述的都是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人生行走故事。譬如《西游记》记载了初唐贞观时期,唐僧师徒四人不远万里,前往天竺求取佛经,《水浒传》则详尽地叙述了北宋年间,以宋江为代表的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江湖上如何行侠仗义。行走的人,即为行者。通过行走这样一种方式,既可以反观自我,也足以明心见性。

 

image001.jpg


00后的行者翟浩,为了能够顺利返回红岩复工,这一次将独自踏上漫漫山路十八弯,徒步行走55公里赶去搭上回重庆的大巴车。以前放假过完年,翟浩重新返程只需在自己镇上坐车就可以,但源于这次疫情的影响,他的老家这边一直没有发车。考虑到复工在即,翟浩只能果断下决定,用祖辈原始的步行方式,赶往临省的县城坐车回红岩。


翟浩的老家位于贵州毕节市。这里群峰竦峙,江水纵横,放眼望去,山外尽是山,延绵不绝,巍峨陡峭,直抵天际。这儿丰富的喀斯特地貌与天俱来,不仅孕育了名扬四海的地下溶洞等各种生态奇观,还造出了醇美醉人的酱香好酒。当然,也生养了一辈又一辈好客善饮,多才多艺的毕节人。他们靠着上苍的恩赐,自己的勤劳,在毕节这方水土上开创着富有情调的地域文化和历史。

 

image003.jpg


不过,这样的山区环境风景虽独好,在很大程度上却造成交通的阻碍,以及信息的闭塞,直接或间接造成当地经济的贫穷和落后。所以,从上世纪改革开发以来,当地人就开始向外寻求发展。

 

1.jpg


无需置疑,重庆,这座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以其造化神奇的城市环境,令人垂涎欲滴的烟火美食,悦耳动听的重庆话,才貌双绝的山城辣妹子,以及飞速递增的经济流量等因素,成了许多毕节人来此学习和工作的极佳城市选址。


翟浩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最开始在重庆生活的时候,翟浩还在上学。他告诉《卡车之友网》,“我在老家上的初中,读到初三的时候,有很多职校来招生,我最终选定了重庆工商学校,读的是汽车维修专业。”同大多数青春期的男孩子一样,汽车不仅成为翟浩他们生活中引以为豪的谈资,也成了他们人生向往的具体物化品,让其在职业规划上更容易朝着汽车方向靠近。

 

image007.jpg


在国内,职校教育与统招教育具有很多明显区别,因为授业时间和侧重点的不同,前者更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以技为先,学业相辅,后者一般更注重学生学术思维的提升,并辅以实际技能的操作和训练。


翟浩所就读的职校,很早就得完成学业,然后到社会单位见习。“18年元月份的时候,学校把我分到红岩实习。开始实习的第一天,我就被分配在总装车间管顶班铺设线束。实习完了就一直留在红岩。”


初次离开学校,踏入红岩的翟浩才刚满十八岁,每日的眼前由课桌书椅变为偌大的厂区车间,这些目之所及的鲜明变化让他既好奇惊喜,也彷徨徘徊。毕竟,于他而言,自己的成人礼,居然是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入红岩这样国内知名的车企,既为国家知名品牌,各种典章制度必然是高水平和高标准,自己能不能适应实在很难分说。

 

2.jpg


“好在来红岩报到后,企业很关心刚分来实习的年轻人,对大家都很照顾,老员工也不歧视和冷落新员工。令我最感动的是,红岩很用心的记住了入职新员工的生日。到我生日那天,特地组织人给我庆祝。”回忆之中,翟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渐渐对红岩由陌生到熟悉之后,翟浩把红岩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沃土。“上班就得有付出,为了以后过上好日子,受累吃苦不算什么。红岩是个好地方,能够让我达成梦想,值得好好干。”这段话,的确是翟浩的肺腑之言。


在读书年代,翟浩就经历了许多人情冷暖,深感生活的不易。“以前上学放假,去云南镇雄租门店捯饬废品生意,那时就觉得赚钱真叫一个苦啊。”在红岩上班发现曙光之后,翟浩就越加珍惜这个平台给予的机会。所以,尽管老家因为疫情没有车发往重庆,翟浩还是自己在大山中走55公里赶往附近车站。这一趟,他将徒步穿过贵州边界,直到抵达接壤的云南镇雄,然后再在那里问车回重庆。

 

image011.jpg


走完55公里对于驾车行驶来说轻而易举,对血肉之躯的人来说绝非易事,更何况这还全是散布在重崖叠嶂之间的山路,上坡渡水,下岸攀峰无可避免,天无三日晴的气候条件也将是不可预知的困难因素。


“我离开老家的时候是早上10点过左右,在背包里装了点水和面包就开始走。之前虽然去过镇雄,不过是坐车,从来没有全程步行过,大致知道从家去镇雄的路线。因为是步行,所以一路上哪里近就走哪里,完全是凭记忆,也没有导航,实在记不得,也没什么办法,只有朝着大概的方向走。”

 

image013.jpg


路上吃完预备干粮,若是肚中实在饥饿,翟浩就买些小零食草草果腹。“一路监管比较严,许多商店怕感染都没有开门,难得遇到一家正常开业的。我也要赶时间,路上怕摸黑,第一次走心里也没有底,早到早放心,等赶到镇雄已经晚上8点多,之后才找到回重庆的车。”


可以想象的是,翟浩这次耗时11个小时的山路之复工旅交织着无数惊险,异常艰难。庆幸的是,在“红岩精神”的鼓励下,翟海最终克服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磨难,最终化险为夷,平安归来。

 

微信图片_20200324225057.jpg


“红岩精神”,既支撑着如翟浩一样的00后敢于挑战生活的无奈和不公,正视和发现自己不可估量的价值,也凝练出不屈的求胜意志,外化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人性力量,让无数人为此而来,并凭此立足社会,好运全开。更深层次地说,也是源于这种精神的感召,所以走过岁月沉浮的红岩如今才依然龙马奔腾,狮吼风生。

 

image017.jpg


古往今来,行走的传奇不胜枚举。通过浩如烟海的文史书籍和不计其数的影像资料,我们得以窥见传奇的背后记录着怎样的故事,身心也被这些曾经的过往所震撼和动容。行走,不单是人在大自然中完成一段未知旅途的探索,更是对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验证和解惑。达摩如是,徐霞客如是,红岩的00后翟浩亦如是。行走,行者,不分国度,不问出处,但求行于青春风华,莫负繁荣当下。



/heavytruck/202003/5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