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友网 首页 > 深度评论 > 正文 返回 打印

老牌企业不断施压 重卡新兵们还好吗?

姚会法  2018-01-12 11:10:19  网络

在这个暗流涌动的市场中,哪个行业都不缺少竞争者。但机遇和风险都同时并存,有激流勇进而上者,同样也有激流勇退而下者,成功与失败并存。在重卡行业也同样如此。


2017年,在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向好以及一些新标准发布实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重卡市场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100万辆。在此形势下,一些“城外”的企业也纷纷加码,进入重卡市场。

 

1.jpg


有重卡企业分析预测,2018年的市场形势将不容乐观,销量下滑甚至会超过20万辆。而在预期市场下滑的前提下,仍有企业将销量目标相应提高。


前有市场收窄、形势不利,后有老牌企业不断施压。这些新晋的重卡“新兵”2018年能如愿吗?


不久前,三一重工重卡下线在业内引起不小轰动,作为一家专门以工程机械、汽车底盘生产研发的企业,三一重工此次涉足重卡领域,可谓志在必得。


据悉,三一重工通过深层次理解卡车客户的需求,凭借多年技术积累,推出一款满足客户核心需求的牵引车产品,全新定义物流运输车新标准,力图给该行业带来质的改变。


作为重卡行业“新兵”,三一重工的加入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这是继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徐工集团推出重卡产品后,又一个进入重卡领域的工程机械巨头。


抢夺重卡市场“一杯羹”

“三一重工一直都与汽车有缘,我们的泵车、搅拌车用的就是自己生产的汽车底盘,此次进军重卡行业,我们有信心将这一产品做好、做大,在重卡领域打造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对于新发布的重卡产品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同样,在几年前徐工集团加入重卡战队时,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也曾表示,徐工重卡的推出就是为了通过整合利用徐工集团优势资源,为徐工集团提供优质可靠的专用车底盘;利用徐工集团市场优势资源,以此带动物流车的发展,实现徐工集团“大徐工、大汽车、大发展”的战略目标。


“其实三一重工在多年前就已开始布局生产重型卡车,只不过之前主要以重卡底盘为主,这次以公路物流车的面貌出现,也是在利用自身优势的同时,扩大他们的产业规划,以达到产品多元化的发展,这也是其业务扩充的表现。”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5年介入重卡领域的徐工集团以及更早时候的华菱星马,都是以工程车起家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然,三一重工宣布进军重卡还是为了分得重卡市场的一杯羹,毕竟2017年的重卡市场大家有目共睹。


“可以说,2017年重卡行业的高速增长,为新进入者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空间。”上述专家认为,受新版GB1589实施及治超新政的执行、国内宏观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公路货运总量持续攀升等因素影响,2017年,重卡市场呈持续增长态势。在此形势下,重卡“新兵”当然也想分抢市场带来的红利。


重卡“新兵”到底战绩如何

细数近些年加入重卡行业的“新兵”们,从大运重卡投产开始,2009年广汽日野下线,2009年集瑞联合卡车启动,到2014年力帆重卡发布,2015年徐工重卡和中航长征重卡问世以及2017年上海车展期间庆铃推出的巨咖重卡、江铃重卡等,这些进入重卡行业的“新兵”,尽管背景不同,但追求的目标却很相似:进入重卡行业“第一梯队”。


那么时至今日,这些新晋品牌的重卡到底市场表现如何呢?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数据统计来看,我国新晋品牌的销量各有差异。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徐工重卡。2017年6月,徐工汽车以1261辆的成绩首次进入月度重卡销量前十名,同比增长高达237.20%,7月销量同比增长102.8%,9月再次强势增长,销量1317辆,依托自身在工程领域的优势资源,徐工汽车成为重卡行业颇具实力的企业。


而庆铃重卡、江铃重卡和中航长征的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庆铃重卡、江铃重卡销量没有超过千辆;中航长征销量更是不容乐观,累计销量还不足两位数,最近几个月的销量甚至一度出现零销量。


根据最新的产销数据,重卡销量前五名的企业销量均过万辆,市场占有率已扩大到85%,前十名车企的占有率达到96.5%,排在前十名的重卡也都是老品牌。而重卡“新兵”若想从老企业拥有的市场份额中争得一席之地,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正如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所说:“作为后进入者,在别人已经打拼多年的领域跑马圈地,有相当大的难度。”


一些业内人士也分析认为,重卡市场大量新晋者有助于促进行业整体进步,但想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不是三五年就能实现目标的,如果前五名的重卡企业再进一步扩大产能,那么这些新加入者的市场空间将会更小。


还需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

“生产重卡不是儿戏,也不是为了博眼球,如果没有技术底蕴和核心的零部件生产能力是不会走远的。”对商用车行业有多年了解的业内人士杨再舜曾向记者表示,无论是国外进口品牌还是国内自主品牌或合资品牌,如果拿不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注定会被市场边缘化。


他举例说,以生产拖拉机起家的一拖重卡,因拖拉机与重卡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隐含在其中的矛盾和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暴露,最终在重卡项目上屡屡折戟沉沙。


一位重卡企业的高层曾表示,重卡行业的准入门槛太低,只要有资金、能生产出产品,就能进入,但能否生产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就很难说。


在采访中,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用户,他们都表示对这些重卡“新兵”的担忧:产品性质怎么样?使用成本如何?售后服务能否跟得上等一系列问题。他们认为,这些后来者经验不足,设备欠缺,能不能匹配好都是未知数。对于经销商来说,新品牌的政策下不来、服务上不去,保有量低、不好卖是他们不想代理的真正原因。而对于用户来说,买车是为了赚钱,不愿冒太多风险。


“对于老牌重卡企业来说,这些顾虑则可以不去考虑,包括车辆的油耗、载重、稳定性及售后服务、残值率等,我们更熟悉,所以还是会选择这些品牌。”用户代表焦玉虎表示。


此外,外国品牌也在纷纷进入中国,它们具有的产品、技术优势对国内企业是不小的威胁,对于市场保有量还很低的重卡“新兵”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



/dynamic/201801/15157267973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