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节目多,除了能让人发扬精神的雷锋日和植树节,还有让人欢乐让人愁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2016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新消费我做主”,是消费者对新消费的支持和肯定,也是消费者对消费环境日益向好的呼唤。然而现阶段,消费者自己做主,对于3000万卡车司机中的大多数而言,仍然是一个很美很大还有点远的梦。
近年来,不少汽车企业成为3·15座上宾,“幸运”的是卡车行业屡屡擦肩而过,难道是卡车企业的质量更稳定,售后服务更周到,客户满意度更高吗?
恐怕不是!只能说社会对卡车行业的重视度还不够,卡车用户们的呼声还没有强烈到让大部分人都认为,卡车质量是一个亟待重视与解决的问题。即便那些差点就擦枪走火的事件诸如环保谜团、制动疑云等等,也只是甚嚣尘上一段时间之后复归沉寂。
有良心的企业都不会试图掩耳盗铃,问题没有曝光,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只要秉着负责任的态度追溯,不难发现一些有意思甚至称得上“滑稽”的行业乱相。
说起乱象,闻名的当数早些年的排放造假。目前国四实施,从技术路线的角度来说,造假应该是难了、甚至不可能了——国三还能勉强够用的单体泵等非主流技术,到了国四已经“大融合”,电控高压共轨一统江湖。众所周知,环保和节能是一对冤家,要让终端用户省钱,蓝天就得多遭点罪。国三阶段某重卡企业抢跑,让一些按游戏规则出牌的企业损兵折将、心中怨怼,较着劲要在国四狂澜力挽、退敌三千。于是,聪明如“我”的发动机无法在缸内造假,却可以在尾气后处理系统上寻找空间。
轻卡行业更不让人省心,造假的不是排放,而是产品。有用户投诉某轻卡产品,仅行驶了3000多公里,就出现因喷油器故障致无法使用的严重质量问题,且售后服务态度相当恶劣。用同理心去判断,国四的实施让很多缺乏技术储备的企业狗急跳墙。
“得发动机者得天下”这句话似乎成了卡车行业的普世真理,企业即便能将车辆的外型做得再漂亮、驾驶室舒适度做得跟家差不多、营销几近跪舔,只要在“环保”这条红线上触底,就得直接出局。残酷如斯,不难理解为什么还是有一些企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尽管此作为无异于自杀,可存在即是合理。在批评企业罔顾社会责任的时候,那些从不护短、大肆罚款的监管、主管部门,是不是又作为了呢?
如果说环保乱象还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那么这些乱象更像是笑话。比如公路高效物流滥觞之际,为了追求轻量化,重卡企业祭出怪招。某重卡企业率先“脱掉”挡泥罩、取消底盘挡泥支架,顺利减重一两百斤;其他企业一看这招好啊,纷纷效仿,有的干脆一劳永逸连支架孔位也不留。导致的后果是,从外观上看重卡的后轮从此在缺少挡泥罩的呵护下裸奔,极不雅观;而随车轮行走过程中,卷起的飞石、泥水和其他污染物直接进入底盘,极大地影响了整车的使用寿命。所幸,随着近两年重卡升级,部分企业意识到他们已经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一追求轻量化剑走偏锋的“闹剧”行将落幕。
行业的共性问题尚且不少,个性问题说起来就更多了。拿笔者亲身历经的几次卡车质量问题来说,一次是某一线重卡企业的用户,购买新车不到半年,轮胎已经换了三次。“车跑偏厉害,我用的还都是最好的米其林轮胎,标载跑高速,这胎换一次就得花我好几千块,本打算买这车赚钱,这会可全给车打工了。”四轮定位做过了,该查的故障都查了也解决不了,找到厂家也没有结论。这位老大哥还讲了亲身经历的一次惊心动魄:在高速路上跑着跑着,桥轴跑丢了,给厂家打电话,服务站说“要把跑丢的轴头找到才能免费更换”,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这是某款最畅销的在售高端重卡,是某一流重卡品牌提供的服务。
另一家一线重卡品牌出现的质量问题同样令人匪夷所思。整单60台,到用户手里第一批30台用了不到一星期就全体趴窝。作为当地垄断性的水泥供应商,用户后续的车辆需求量很大,按说如此多金的大客户,企业肯定都是严阵以待、杜绝出错,可批量故障就不是瑕疵而是质量问题了。尽管企业响应及时,可是服务费用几乎达到5万元/台,品牌印象大打折扣,用户抱怨连连“想着是大品牌,商务政策又好,才第一次大批量订购这么多,早知道还是买原来的品牌,起码不耽误事啊!”可谓是代价惨痛!
近年来国产卡车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是从理念到工艺、从设计到制造、从销售到服务,还是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不禁让笔者想起了,曾任陕西法士特董事长的李大开反复强调的“再认真一点点”。他认为,中国与国外产品水平的差距实际上就那么一点点,但这是关键的一点点。如果我们能再认真一点点,用80%的精力将那20%的难点解决掉,就会迅速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并超过他们。“由于我们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外观差一点点,包装差一点点,尺寸差一点点,造成MADE IN CHINA远远不如MADE IN JAPAN。”
究其根源,这“一点点”的差距,一方面是企业的思维和态度决定的。有位企业设计人员的口头禅是“差不多就好”,有次把某车散热风扇的绝缘部分少设计了大约十公分,导致车主在雨天被车外壳电着了;还有某新晋重卡品牌,刚到用户手上没几天驾驶室的挡阳板掉了;还有更离谱的,车开着开着方向盘拿在手里、车门掉了……这样的问题出现,不能用概率论、偶发事件来搪塞,而因从源头追溯,是内部的管理出了问题、是产品质量没有得到正视。
另一方面是卡车用户的思维和态度纵容的。这样说也许对他们并不公平,因为他们是实际的受害者,很多纠纷也是由于争辩、投诉无门而不了了之。的确,在中国卡车运营过程中,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太复杂,可能是原厂设计、生产上的问题;可能是违规操作,如超载超限;可能是舍得用、惜得养,人都说好车是养出来的,但是,不少车主用起车来非常狠,每每一到维修保养就有点心疼、犯懒。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上本没有完美的事物,固然存在中国汽车技术离国际顶尖水准的客观差距,可是狂热的跟风和盲目的自大,从来只会让错误一个接一个,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