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通缂丝手艺人:以梭代笔,金丝银缕织出万千世界

[复制链接]

1917

主题

1917

帖子

737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31 10:2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远望如栩栩如生的工笔画,近看 " 金丝银缕 " 经纬交织,勾勒出大片盛放的牡丹花。3 月初,77 岁的王玉祥完美 " 复刻 " 原宋代缂丝《富贵长春图》,这幅作品累计耗费了将近一年的时

缂丝是中国传统的珍稀丝织艺术品,有 2500 多年的文字记载史。" 以梭代笔 " 的神奇效果,在传统工艺中堪称一绝,被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捧称 " 织中之圣 "。因织造工艺复杂,这项工艺曾几乎湮灭在历史长河里,出身于纺织世家的王玉祥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以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重现了它昔日的辉煌。" 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希望这项传统工艺能让更多年轻人知晓。" 王玉祥说。


△耗时一年 " 复刻 " 出《富贵长春图》

丝织业的 " 塔尖明珠 ",险些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缂丝,又称 " 刻丝 "" 隔织 ",以 " 通经回纬 " 的梭织方法在经向纱线上缠绕各色纬线,织成花纹的传统织造工艺。由于缂丝工艺难度高,艺术性极强,其价格不菲,从综合价值角度看,历史上又给予缂丝 " 一寸缂丝、一寸金 " 极高的评价。在 2010 年,香港拍卖行以 1.3 亿元的价格成交一件长 2 米宽 1.3 米清代缂丝陀罗尼经被。如按此测算,该缂丝制品每平方寸约为 5 万 2 千元。

因为制作难度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缂丝制品在古时大多归皇室所有,在宋朝迎来了鼎盛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惊世之作。明张应文在《清秘藏》中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宋人刻丝不论山水、人物、花鸟每痕剜断,所以生意浑成,不为机经掣制。"

王玉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通缂丝织造技艺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在北宋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一书中亦有相关记载。但因为后来战事不断,南通本土的缂丝业逐渐销声匿迹。


△王玉祥展示缂丝织造技艺

到了清末民初,这项瑰宝技艺已经濒临失传,许多缂丝手艺人都靠出卖体力为生。南通先贤张謇当时创办了女工传习所,召集了数名手艺人来南通,南通缂丝由此复现。但随着抗日战争爆发,1938 年南通沦陷,手艺人所在的贫民工场被毁,这项刚刚复兴的织造工艺只能再次沉寂。直到 40 年后,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为了对外贸易需求,成立缂丝研发小组,缂丝技艺才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时任和服科副科长的王玉祥,在全省率先拿下了工艺最为复杂的引箔缂丝,后来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挖掘出了历史最为悠久的本缂丝。缂丝分为本缂丝和明缂丝两大类,如今苏州一带流行的是始于明代的明缂丝。本缂丝不同于表面平滑的明缂丝,织物表面有着明显的 " 瓦楞地 " 沟纹,这也是后续所有缂丝分支的母本,被称为缂丝的活化石。


△王玉祥展示缂丝织造技艺

在国内重现辉煌,他为 " 走失 " 日本的中国缂丝正名
" 我祖籍为扬州,祖辈在唐闸大生纱厂开创之初迁来南通,我家有三代人都在大生纱厂工作。" 王玉祥说,当时缂丝的主要市场在日本,苏州的缂丝工场主要制作和服腰带,而南通则是以制作缂丝袈裟为主。到了 90 年代中期,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面临解散,王玉祥为了传承这项技艺,选择放弃自己的事业单位编制,成立了专门生产缂丝制品的企业,也就是现在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的前身。

记者了解到,宣和缂丝除了完整复现了缂丝领域七大类品种,还在高品质、高艺术水准上下足工夫,提高了缂丝制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保证了 " 一寸缂丝、一寸金 " 的身价不贬值。

作为一名非遗传人,让王玉祥尤为心痛的,是当时这项传统技艺在国内已经非常 " 冷门 ",许多缂丝企业纷纷倒闭,缂丝技艺面临即将再次失传的困境。" 很多人都不会读缂丝的‘缂’字,更不要说去了解这项技艺。甚至很多艺术方面的从业者,也从未听说过这个传统织造工艺。" 王玉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因为缂丝制品的主要市场在日本," 本缂丝 " 这三个字又常常被人误解为是日语词汇,后来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来自日本的技艺。但其实本缂丝又称宋缂丝," 本 " 是 " 本来 "" 原本 " 的意思,与日本文化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缂丝华服惊艳众人

为了让缂丝技艺提高在国内的知名度,近 10 多年来,王玉祥开始致力于闯出一条新路。他虽然是一名老手艺人,但有着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想。传统技艺要想活下去,必须要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迎合社会潮流。2008 年,他与北京时尚品牌东北虎时装有限公司合作,制作出了 12 套缂丝华服,最为核心的缂丝工艺都是在南通完成。在北京国际时装周的聚光灯下,缂丝服装惊艳四座,当时引爆了时尚圈,成了热门话题。由七种缂丝工艺制成的 " 无缝天衣 " 鸾凤双栖牡丹入藏首都博物馆,这也是首博首次收藏的当代成衣藏品。

带过上百个徒弟,儿女也成了传承人
描线稿、上色、配色、上机、搭梭、戗色 …… 如今在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的工坊里,老手工艺人们还在以最传统的方式,以梭代笔,在方寸之间 " 绘 " 出万千世界。2014 年,这里的缂丝作品率先步入嘉德拍卖会场,并获成功。从 2010 年至今,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的缂丝艺术品在国际、国内、省内、市内各类展会荣获金奖、银奖、铜奖数十枚,并于 2014 年被认定为非遗传承基地。

如今,王玉祥的家人也成为了这项传统织造技艺的传承人。" 从 1996 年开始,我儿子和女儿就跟着我学这门技艺,现在孙女也学的是艺术相关的专业。他们都非常愿意跟我一起把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下去,并尽己所能发扬光大。" 王玉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些年来接连不断有人慕名而来学艺,他先后带过百余个徒弟。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是毫无保留,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艺。


△王玉祥的儿女也都是非遗传人

2016 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厅认定《南通缂丝织造技艺》为省级非遗项目,同时认定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为省级非遗保护单位。王玉祥被认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南通缂丝织造技艺 " 代表性传承人。儿子王晓星被认定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媳妇朱晓峰、女儿王晓丽被认定为区级非遗传承人。

如今,王玉祥已熟练掌握本缂丝、明缂丝、絽缂丝、绒缂丝、雕镂缂丝、紫峰缂丝、假缝缂丝等技艺,但他还在不断地钻研,想尽可能地复现出更多已经失传的缂丝织造手法。同时,他也有新的目标,正在用缂丝 " 织 " 出古代的名人字画,如今已经完成的作品就有六十多幅。近期还受邀参加了全国的非遗品牌大会,其中缂丝复制的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五代徐熙绘画作品《玉堂富贵图》获深圳文博会金奖,复制的宋代沈子蕃《花鸟图》作品获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

" 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缂丝被更多人看见,让他们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国家传统工艺的魅力,让缂丝再现曾经的辉煌。" 王玉祥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1-23 21:09 , Processed in 0.0788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